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学的融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e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迅猛发展,也使人们无论是物质还是文化生活均得到极大改善。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信息的快速广泛传播,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及相互沟通与交流更为便捷,也对人们的思想理念等带来一定冲击。在这种背景下,由于高中生尚未形成成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思想易受环境影响,更需要通过教育对其进正确引导和教育。将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学结合起来,是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学的融合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对促进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学有所增益。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194-01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对高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应高中语文教学需要从教学理念、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其中将高中语文教学与我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及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无疑是教育教学的重点课题之一。需要教师将中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到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并认真践行传播传统文化。
  一、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现状
  从目前教学现状来看,很大一部分语文教师尚缺乏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视,在教学中仍然多以关注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完成教学任务来开展教学,造成高中语文教学中忽视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一)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占据教学主要内容
  受应试教育和高考升学压力的影响,很大一部分教师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讲解,并将其作为教学、测试重点,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了大量时间。同时受内容所限,语文课堂教学陷入枯燥单调,加之学生通过小学及初中语文学习中已完成大量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使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讲解难以提高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其学习动力减弱,也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同时在传统文化的讲解时,教师也只是将教学重点放在与考试有关的文言字、词、句子的机械翻译与讲解上,而对于古文中包含的大量传统文化知识与精华忽略,进一步使学生学习陷入古文知识的枯燥乏味中,并逐步丧失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和教辅成为开展语文教学主要途径
  受应试教育影响,高中语文教学主要围绕教材及教辅材料,侧重于机械地对古文言文中的字词含义及语法知识进行讲解,并依据教辅材料要求进行点评,教学模式单一、枯燥,忽略了文中所蕴含的大量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精华的充分认识,难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及审美鉴赏能力。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言文均为我国历朝历代所传诵的经典文章,但由于教师太过依赖教辅材料和基础知识的讲解,而对文章的内涵、传统文化的价值没有进行详细的解读,因而使学生在学习古文、了解古代文化方面思维受限,影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了解以及传承。
  二、展开教学探索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入传统文化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及是否重视传统文化的态度,都会影响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教学,而过多地关注语法、语义等基础知识,导致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和应有的兴趣,不仅无益于学生自身传统文化修养的提升,更无益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所以高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渗入和讲解。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传统文化
  要想提高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学质量,离不开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素养和重视程度。需要教师在强化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同时,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教学中不能仅关注基础知識,应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与传统文化有效融合起来。学校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同时要注重教师素养的提升,定期对教师组织展开传统文化培训,促使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不断提升,以增强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
  (二)要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近年来,全社会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对其认知也在不断深化,在传统节日中展现了大量蕴含我国传统文化的项目,这也是对学生展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需要教师教学中结合传统节日中的活动项目,讲解活动的起源、蕴含的文化理念和道德故事,有效展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如,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时各地的花灯舞狮表演,端午节时组织学生开展龙舟比赛等,并引导学生诵读《离骚》,了解作者屈原的生平及作品创作背景,促进学生深入了解和体会楚辞文化及屈原的真切爱国之心和骚客文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通过结合传统节日,将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实现有机融合,会促使高中语文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增强学生传统文化修养。
  (三)要善于在语文教学中营造文化氛围
  为了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需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需要教师注重教学氛围的营造,发挥多媒体教学辅助优势,通过融合了视、听、诵于一体的形式引导学生融入到相关文化意境中,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文章主旨和所传达的文化意蕴。
  将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融合起来,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弘扬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教学途径。所以需要高中语文教师不断创新语文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语文和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通过高中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提升,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并有效发挥其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伟.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思考[J].高考,2015(8).
  [2]张日辉.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6(12).
其他文献
摘 要 结合高中现状,科学调整教学内容;要绕高中实际,科学选用教学方法;要立足高中特点,科学构建评价模式。要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以此推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开展,实现培养目标。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语文;目标;策略  中图分类号:N945.11,D0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190-01  教学中只有把握了高中语文的专业性、实用
摘 要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依托大数据开展精准教学,有针对性、科学化、切实可行的分层教学模式,让每个有差异的学生都可以获得个性化发展。有了智能系统的支持,实现了各取所需式学习,教学树立起导弹思维,锁定目标后实现精准打击。  关键词 精准教学;智学网;差异化;分层  中图分类号:O347.4 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191-02  高中数学课堂容量丰富,涵盖知识
摘 要 初中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必须要利用合理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一节课的开始对于这节课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必须要把握住課堂的开始,运用一些小技巧将学生更好地引入到课堂中去,引起学生的注意,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重视课堂导入环节,并对其进行创新,引领学生投入到课堂,使课堂变得更加高效。本文就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技巧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总结
目的:探讨PINK1基因第4外显子多态性位点T313M和DJ-1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位点g.168_185del与新疆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帕金森病(PD)之间的关系。  方法:以364例原发性PD患者(维
摘 要 朗读和默读都是阅读的主要形式。而今语文课堂,有了重读轻阅的表现。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作为工具性方面,在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运用最多的,是默读。所以,我们要重视提高默读能力,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默读;朗读;速度;理解;方法  中图分类号:F323.0,R361,B0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193-01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
摘 要 中学生活泼好动,如果体育教师用抽象的语言讲解,学生将无动于衷,收效甚微。而如果教师在简洁的语言指导基础上辅之以准确的动作示范,其教学效果是显著的。为此,本人结合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实践教学,与同仁们商榷。  关键词 初中体育;动作示范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195-01  一、教师运用动作示范的必要性  教育学理论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