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障碍以及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探讨了中国学生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如:由不良的学习方法引起的书面表达不规范;受母语的影响,把汉语的表述方式、汉语的语法规则和习惯全盘迁移到英语当中;对英语写作知识和技巧的生疏。并且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努力把握英语单词的真正涵义和用法;尽量摆脱汉语的影响,用英语思考。
  关键词: 中国学生英语写作写作障碍对策
  
  英语写作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然而,虽然教师和学生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学生的写作水平仍然普遍较低,英语写作一直是众多学生的一大难题。究其原因,可归结为三大方面:学习方法存在弊端从而引起书面表达不规范;受母语习惯和思维方式干扰大;对英语写作知识和技巧的生疏。
  
  1.书面表达不规范
  
  中国学生的背单词问题是提升英语水平的一大障碍。时下书店里各种各样词汇书炙手可热,大多数学生备考大学英语四、六级就背四、六级词汇,考研有考研词汇,出国留学方面的各种词汇书也是五花八门。背单词成了学生们备战英语考试的一项重头戏,甚至有些学生考英语之前不做除了背单词外的其他准备。英语类书籍(不指纯粹的词汇书)基本上都附带词汇表,由此产生的误区是学生们觉得只要背出一两本词汇书英语水平就提高了,其实不然,甚至会适得其反。
  “为什么我背了那么多单词,词汇量也有好几千了,怎么一写到作文我还是只会用些很简单、很低级的词汇,写出来的作文质量还是很差呢?”我们经常会听见学生这么抱怨,这也是很多学生共有的问题。其中一个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时,大都只注意到单词的表意,对词的潜在意思,特别是词的重量、词的精神,以及词在不同语境中产生的不同语意等知识了解甚少。这样背出的单词只能算作是表观词汇,真正的核心词汇恰恰少得可怜(表观词汇是指认识但不会用的单词,核心词汇是指认识并且会熟练运用的单词),所以学生写起作文来也就翻来覆去只会用那么几个单词,作文质量自然不会提高,英语水平也不会有明显提升。举个例子来说,大家都知道“知识”对应的英文单词是knowledge,如果要翻译一下“传授知识”这个短语,恐怕很多人就答不上来了,不知道用哪个动词来表达“传达,授予”的意思,即使有些人略知一、两个单词能表达这个意思,也不能确定用哪个单词才最准确(该动词短语的最佳搭配是impart knowledge)。这就反映出大多数学生的通病,即背了很多单词会用的却没几个,这样靠死记硬背记得的单词就是表观词汇,而表观词汇是很被容易遗忘的。另一个原因是很多学生喜欢背词汇书,但殊不知词汇书存在很多弊端:往往书上只会例举一个英文单词的重要意思或几个常用意思,使得学生对英语单词的了解不全面。要学好单词需要对其作深入研究,决不是背背词汇书就能掌握的。
  相应的对策:笔者建议学生平时应该多翻辞典,多看例句,了解每个词的具体用法,而不是局限于背词汇书。背单词,扩大词汇量是必要的,可是很遗憾,学生通过背词汇书得到的大多是单词的“外壳”,而基本上忽略了词在语境中的作用。记了很多单词不会用或总用错这一现象司空见惯,有些学生把“感到浑身无力”(feel wobbly and rough)说成feel no strength,把“宜人的气氛”(the soothing atmosphere)说成the comfortable atmosphere[1],把“黄色小说”(filthy novel)说成yellow novel等,都是犯了用词的错误。学生学了那么多年英语,肯定见过“导致很多问题”(invite a lot of problems)、“成功产生嫉妒”(success breads jealousy)这样的短语,“invite”和“bread”这两个词都很基础,但用在这就十分巧妙。这两个单词学生肯定都背过,可为什么自己写作时就用不出来呢?个中原因值得深思。“用词得当”和“用词准确”是写作的首要能力,具体说来要做到熟记名词、活用动词,以及正确使用形容词和介词。所以学生平时应多阅读、多体会、多发现、多总结,然后多写多练,才能熟练运用和掌握所学单词。
  
  2.受母语干扰
  
  社会和文化的差异决定了汉语和英语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首先,汉语讲究意会,而英语则讲究表达的意思清楚完整,这导致中文表达的意思往往很笼统,而英文的表达则往往比较精确。中国人喜欢说抽象名词,中文里有很多表示抽象概念的词语在英文里是找不到合适的单词与它相对应的,比如“欣慰”、“感慨”,又比如“沐浴”、“澎湃”。而英语的词则相对更具体,表示不同动物的叫声,汉语基本上用一个“叫”字,在其前面加上动物的名称即可,不管猫叫、狗叫、鸟叫还是驴叫,总之都可用一个“叫”字解决。英语则不能用哪个词一并概括,猫叫是mew,狗叫是buck,鸟叫是chirp,蛇叫是sizzle,蚊子叫是buzz,连鸡的叫声还要分公鸡叫“crow”和母鸡叫“cackle”[2],从这一方面看,英语比汉语难学,因为它需要学习者精确地记住每个单词,没有规律可循。又比如说到车,不管什么车,只要是地上跑的交通工具,汉语里统统称作车,至多在“车”字前面加上一点修饰词以示区别。英语则不然,各种车都有一个对应的词,小轿车是car,出租车是taxi,公交车是bus,卡车是truck,火车是train。还比如酒,在中国只要是酒精类饮料都称作酒,啤酒、白酒还是葡萄酒,反正一并可统称为酒,英语国家的表达方法则要具体得多,啤酒是beer,白酒是liquor,葡萄酒是wine,还有鸡尾酒是cocktail,等等,让人一听其名就知其为何物,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此外,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也与西方国家的人的思维模式不同。比如西方人称隐形眼镜为contact lenses,决不是大多数人所想的invisible glasses,他们认为隐形眼镜与普通眼镜最大区别是镜片与人的眼睛直接接触(contact),而中国人大概觉得由于这种眼镜直接戴在了眼球上,从外表上看是看不见的,所以应该叫做“隐形眼镜”。又比如老外称台灯为reading lamp,称挂历为wall calendar,短信为text messages,寒衣是warm clothes,自学是self-taught,而并非我们所想的“table lamp”、“hanging calendar”、“short messages”、“cold clothes”、“self-learning”。学习者学英语切忌凭空想象,而应注意多积累一些常用的、地道的短语,以免一写起句子来就磕磕绊绊,漏洞百出。
  相应的对策:笔者建议学生多翻英语辞典。要真正理解一个英语单词,知道其中文意思还不够,你还需要知道怎样用英语来解释它,因为只有英语解释才是最准确到位的。上文也提到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语言的差异,所以有很多英文单词无法用中文来解释,即使能解释的也可能由于国人对中文的不同理解而造成与词的原本意思发生出入。比如plausible这个单词,英英解释为“seemingly possible”,英汉辞典中翻译为“看似合理的”。这看上去没什么问题,可真正用起来问题还真不小。举个例子,你在外企上班,生病了要向外国老板请假,如果老外对你说“It’s a plausible reason.”这表示他同意你的这个请假理由,觉得这个理由是合理的,而按中式思维你肯定会理解为“老板的意思是这个理由‘看似合理’,实际上不合理”。又如politician一词,汉语翻译为“政治家”,可是如果你要翻译“林肯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这句话时,则最好不要选择这个词,而应该用另一个词statesman来表示,因为politician是含有贬义色彩的,常指那些背后耍手腕、令人厌恶的政客。因此,如果学生一味只看英汉辞典,对词语的理解肯定会存在偏差,就不可能做到正确用词了。
  
  3.对写作知识和技巧的生疏
  
  当我们初学中文写作时,老师会教我们一些遣词造句、段落的承上启下。同样英语写作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巧:用词的技巧、句子与段落写作的技巧、文章整体构思和布局的技巧。
  3.1用词要准确、地道、丰富。用词的准确和地道上文已经提到,不再赘述,现在就来谈谈用词要丰富的问题。中国学生进行英语写作时大脑中基本上经过的是一个中译英的过程,由于背词汇书及思维的定势,造成了一一对应的思维模式,比如一写到“……是重要的”就想到important,一写到“……很好”就想到good。这种定势思维直接导致了学生语言的枯燥平乏,对英语作文的质量是很有影响的。
  相应的对策:笔者建议学生平时要有意识地做同义替换练习,例如important(重要的)一词,同词性的替换就有vital,essential,primary(均为形容词),如果要求更高些,非同词性的替换也有很多,如“...of importance”、“...matter”、“...count”、“...rule”等,英美人常说的“Money talks!”里的“talk”在句中也是“important”的意思。
  3.2写句子和段落都要求表达的思想统一完整,语言和语意有逻辑性。受汉语思维影响,中国学生写好英语作文着实有一定难度。首先,中文文章讲究意会,作者的思维可以有序,也可以跳跃,全凭读者自己去理解。英语文章则完全需要作者负责,作者需要将自己的意思清楚完整地展现给读者,否则就是写作失败。其次,英语作文一个段落只能有一个中心句,只能表达一个中心意思。中文写作则比较随意,几个不同意思可以写在一个段落里,也可以好几个段落写同一个意思。所以中国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因受母语思维影响,常常一件事还没写完就去写另一件事,最后弄得读者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写出来的文章只有自己看得懂。此外英语作文的段落中句与句之间几乎都有连接词连接,从而构成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汉语中连词很少,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全凭字里行间体现出来,由于大多数中国学生写英语作文时实际做的是汉译英这项工作,所以学生英语写作时不会用连词,或者翻来覆去就使用“and”、“because”这几个,导致文章看上去没有连贯性。
  相应的对策:笔者建议学生写作之前要先列提纲,理清写作思路。写作时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尽量使用连词。还可翻译一些好的文章。笔者认为英语作文的范文是较合适的选择,由于也是学生写的,难度不会很大,但具有针对性。先把别人的写的好的作文翻译成中文,过段时间再将自己翻译的中文翻译回英文,然后看看自己写的句子和段落与别人写的有什么区别,看看别人的两个句子之间、两个段落之间是如何衔接的。反复多次,则能学以致用。
  3.3英语作文很讲究文章整体的布局和构思。文章的布局不仅要求句与句之间有连贯性,段与段之间也要有连贯性,使得整篇文章一气呵成,思路清晰。上面提到的列提纲、做翻译练习等建议也适用于此。文章的构思则最好丰富新颖,如果一个观点十个人中有八个人举同样的例子,那文章定会落入俗套。学生应多看课外书,以获取更多灵感;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词语和句子要注意变化多样,不能总用同一个单词表达一个意思,不能总用同一种句式。
  
  4.结语
  
  英语写作是以扎实的英语知识为基础的,没有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英语写作就无从谈起。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一直是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能。写作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它涉及许多方面的因素:写作篇章的基本结构、必要的语法知识、一定数量的词汇。在写作过程中中国学生除了容易出现选词不准确、时态混乱、结构不完整、或拼写错误外,关键问题是不能用英语思维,很多方面受汉语影响。因此,学生要逐步养成用英语思维的好习惯,力求达到英语写作的准确性,进而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汪福祥.英语写作构思与技巧[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18.
  [2]丁往道等.英语写作手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其他文献
语法体系构成的旧教材到此后的以听说领先、培养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人教版“新”教材,再到近几年投入使用的牛津版“最新教材”,可以说中学英语教改的滚滚浪潮推动着每一位英语教育工作者投身其中。纵观一次次的英语教材和教学改革,其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学会讲英语、用英语,发挥英语作为语言的交际功能。用英语进行交流就要求学生必须开口讲英语,而且要敢讲、会讲才行。因而英语教学中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很关键。下面我就简单
摘 要: 生态教学是人本主义的教学,生态教学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人的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学情境,是一种珍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教育氛围。生态的课堂里有生动的学习情境、活泼的课堂气氛、积极的师生交流、多样的互动方式。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终极指向。本文作者以初中初中英语课的教学实践,谈一谈个人的生态教学感悟。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英语 生态教学    初中英语“生态教学”,要求从
摘要: 本文着重对怎样写好命题作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命题作文 审题 写作技巧    “命题”就是出题目,命题作文就是命题者只给出一个标题作为作文的依据,学生必须在同一题目下进行写作。  然而,同样的题目,学生作文得分相差悬殊。大部分学生是“面对作文好困惑”,面对题目久久不知如何下笔,面对作文课,甚至感到痛苦。  怎样才能写好命题作文呢?本文试提以下几点,以期求教于方家。    一、命题作文
摘要: 在16世纪后的欧洲,各国为加强君权、统一国家行政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17—18世纪法国的改革最具代表性。由于此番改革,法国成为当时欧洲政治的领袖。  关键词: 17—18世纪法国 政治改革    一、民主制度的衰微——走向集权的欧洲    欧洲早期的贵族民主政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后来的政治走向,使得封建庄园制和采邑制度被广大的欧洲王国所效法。国王与贵族双方按照默许的,或者是法律条文所规定
摘 要: 班集体建设与管理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为了有效实施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班主任必须在学生身上倾注更多的关爱的前提下,借鉴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以关怀理论为借鉴,联系高职学生的特点”,以潜能激发为抓手,创新班集体建设,将管理班级变为建设班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高职班集体 关怀道德教育理论 学生管理 启示    一、班集体建设与管
摘 要: 利用Excel可以方便、快捷地解决日常教学办公中,特别是成绩分析统计中遇到的问题,本文主要指出Excel的“分析工具库”中数据分析工具在测试成绩统计分析上的应用,例如描述统计工具、排位与百分比、直方图工具、积差相关描述等功能。以上功能不仅可以优化繁琐的计算过程,还有利于应对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数据处理,测试成绩的统计及管理、试卷难度分析,并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考试,使之真正为教学服务。  关
摘要: 规范办学情况下,高中英语教学更加“任重而道远”。为更和谐更高效地利用课堂主阵地,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和英语学科特点提出“有效教学,势在必行”的英语课堂教学理念,并从有效教学的产生背景和现实意义,有效教学的生成和有效教学的实施体会三个层面进行了阐述。相信,随着“有效教学”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定会在不断尝试中日臻完善。  关键词: 有效教学 情感投入“变式”教学 “团队意识” 
摘要: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艺术创作生涯最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中国导演冯小刚和美国导演理查德·谢克纳分别于2006年秋及2007年10月将《哈姆莱特》以电影和实验剧的形式搬上了中国的荧幕和舞台。本文作者拟从意象符号运用的角度出发,对上述两个新时代条件下的尝试性改编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揭示《哈姆莱特》在新世纪技术手段及人文背景之下可供发掘的巨大艺术潜力。  关键词: 《哈姆莱特》 改编 对比分析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提出的,是新课程在“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等评价改革方面的重要举措。但它又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一方面,它仍然肩负着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优质生源的重任,另一方面,它需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同时为新课程改革指引出正确的方向。因此如果试题设置不当,势必产生诸多不良的影响。单从初中《科学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是高等师范学校的一门专业课,它对师范生系统学习和研究小学数学基础理论,培养师范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师范生日后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专业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的教学质量一直是师范学校数学教师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    一、形势分析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整个教育正发生着重大变革,我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