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若干思考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69293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高中历史教学有效与否的判定,不仅要看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多少知识和方法,更要看其知识迁移能力有多大,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高中历史教师可从学生学习观念的更新、学习方法的探索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思考
  有效教学要立足于课堂,又要延伸至课外。对学生而言,是否能够端正态度,更新观念,理清思路,掌握正确方法,养成良好习惯等,是长久影响其学习结果的重要原因。在素质教育中,踏踏实实地学习、记忆历史知识是必要的,但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一手抓史实基础,一手抓思维能力提升,让学生在学习理念的更新中提升自己的学习层次,在学习方法的探索中开展个性化学习,在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中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
  一、更新学生学习观念,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与初中的有很大区别,随着层次的不同,教师的教学从引领学生的平时思维到对考试的认知,都要予以重视,要让学生形成符合高中阶段学习的观念。初中教材是纵向的通史编写模式,而新课程高中历史教材则采用了横向中有纵向的模块模式。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在开始教学前先对教材做一个整体介绍,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基础认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的思维重点落到相应的模块内容上。教师教学时也要注意从教到引再到点,逐渐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提倡学生在高一、高二时多阅读历史课外书籍,以拓宽知识的广度,为分析、评价史实作好铺垫……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教师的观念是需要持续更新的。
  比如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时,学生对此时的政治制度了解不多,他们的理解、分析、比较能力不太强,他们往往只对具体的史实比较感兴趣,于是笔者采用角色扮演等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以掌握知识为主。而在后一个阶段的制度教学中,笔者或衔接过渡,或提问比较,或引导分析某一具体制度的发展过程,一方面是强化记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到上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就不同了,经过近一个学期的锻炼与能力培养,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而且这一课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因此笔者布置学生课前分组搜集相关资料,上课时运用学生阅读分析、教师点拨的方式,同时增加所设计问题的难度,锻炼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课后还布置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以加深他们对两极世界形成知识的了解。
  二、引导学生探索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
  学习是一件因人而异的事,学生的学习从启蒙阶段的“齐步走”,逐渐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走向个性化,对此教师应在顺其自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情循序渐进,一边作理论引导,一边请学生分享学习经验、互相取长补短,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例如高三总复习阶段,笔者会事先在网上搜集整理一些自己认为比较实用的学霸、状元们的学习经验,在适当的时机介绍给学生。如果学生感到从理论到实践有一定难度,笔者便让那些实施得比较好的学生,讲解自己的学习经验,主要说明自己是怎样想、怎样用、怎样化解难题的。对一些个性比较突出的学生,笔者会用商量的语气,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给他们以一定的建议。
  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
  不管是观念更新抑或方法探索,最终都应使学生将知识与能力内化为素养,助力于他们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高中历史学习的好习惯很多,如主动预习、阅读史书、勤查资料、多思多想、动笔记录、自觉复习、合作探究等,它们能让学生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
  笔者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时,比较喜欢采用联想提示、作业设计、反复练习等方式,效果是很明显的。例如在学习新课前,笔者会根据学生的能力,最迟从必修Ⅰ的第5课开始,就要让学生开始进行课前预习。最初是以知識抽查的方式进行监督;渐渐地,当学生习惯于预习后,笔者再增加课前合作解决问题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己向同伴寻求帮助,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之后又改为让学生课前分组搜集整理资料,上课伊始便进行展示……这样使学生的自学习惯一步步形成,一点点提升,从量变到质变。
  经常听人调侃说,高中是自己人生智慧的顶峰,那时的自己“溯源上下五千年,延推陆海百千万……现在是一个只会玩手机的废人”。虽说这是一个玩笑,可是却反映了一种常见的现象。当高中历史教师陪伴学生“溯源上下五千年”时,如何让他们从茫然少知的少年,在三年间进化成独自打天下的好汉,是需要教师进行科学的宏观引导与精耕细作的。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对体育事业向来高度重视,特别是在新课标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初中体育教育教学更是得到了快速发展。足球作为重要的体育项目,尽管从总体上来看已不断得到加强,但初中校园足球氛围不够浓厚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对此要引起重视,积极推动校园足球发展。初中校园足球氛围及足球发展的研究对初中校园足球氛围与足球发展进行了探索,首先分析当前初中校园足球的基本现状特别是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营
[摘 要]创建互动型语文课堂,教师要再现生活情景,在对比中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展示生活实物,在观察中牵起师生互动;插入生活趣事,在讨论中让学生感悟课文哲理。  [关键词]初中语文;互动课堂;生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8-0015-0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给学生创建一个动态的语文课堂。动态语文课堂与传统课堂的主
[摘要]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中的“主体缺位”现象有:人云亦云,丢失独创;表热实冷,流于形式;能者独尊,弱者漠然;互动不够,合作无效等。对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从而规避合作学习中的“主体缺位”问题。  [关键词]主体缺位;初中英语;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
[摘 要]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软件技术,且实践操作性强的课程。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究与创新教学策略,有效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巧妙运用任务驱动,引导自主探究学习;合理实施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信息教学;有效性;学生能力培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
开放题的类型多样,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与现实生活联系较为密切,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自由广阔的学习空间.广大数学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应用开放题,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探寻解答问题的方
在几何教学中引入向量有助于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对“数形结合”的理解.教师可以在几何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几何学习基础,分别从平面几何教学、立体几何教学和
我国客运专线铁路建设,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人无不欢欣鼓舞。作为一个有五十年铁路勘察设计咨询经历的工作者倍感欣慰,有生之年看到了中国铁路建设高潮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有重要意义,可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语文教学的目标,挖掘文本中的科学元素,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以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科学素养;探究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2-0034-01  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