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现代诗歌赏析策略及演练

来源 :课外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s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文学女神桂冠上璀璨的明珠。现代诗就是自由诗,是指“五四”以来的诗歌,包括抒情诗、叙事诗、说理诗。诗歌主要的特点是:对生活做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凝集着作者强烈的情感,充满丰富的想象,语言形象、凝练,具有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也有人把诗歌的特点概括为:形象性、概括性、抒情性、音乐性。
  【考点透视】
  1.注意把握现代诗歌朗读的节奏、语调、重音等。2.对现代诗歌重点句的理解与品析。3.诗歌中表现手法的运用,把握诗歌中某些形象的象征意义。4.理解诗歌的主旨,评价作品的思想内涵。5.体验作品中的情景和形象,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真题演练】
  例:(2015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学校开展诗词诵读活动,参加这项活动的有知名的研究毛泽东诗词的专家,听说他不仅要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还要请同学们回答问题。如果他问你下面这些问题,你怎样回答?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请写出上阕的最后一句。
  (2)这首词的下阕是“惜”字统领下文,到哪句为止?请你把这个句子写下来。
  (3)这首词上阕的前几句写了眼前的实景(现实景象),后几句写的是虚景(想象景象)。请把写虚景(想象景象)的句子写出来。
  (4)这首词下阕中的“略输文采”与“稍逊风骚”含义相同吗?请写出理由来。
  (5)这首词上阕与下阕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分别是什么?(各写一种)
  ⑹请写出这首词中既是对偶又是比喻的句子。
  【题目解析】
  第⑴题考查考生对现代诗歌的分段能力。让考生写出上阕最后一句,考生做好这类题目,一定要对整首诗有所了解,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因此考生把握好诗歌的分段点,应该是“分外妖娆”。
  第(2)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词语的理解能力。“惜”字有领起下文的作用,考生就从这个字向下找,本题应该到“只识弯弓射大雕”。
  第(3)题,这首诗作者借景抒情,上阕写景,所写的景物有实有虚,前面几句是实写,后面几句是虚写,考生了解这些后就能找出虚写的句子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第(4)题考查了考生对诗歌中的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做好本题考生要仔细阅读该诗句,思考词语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本诗,这里的两个词语“略输”与“稍逊”意思相同;均是“稍差”的意思;而“文采”与“风骚”意思也相同,应该是指广义的文化。
  第(5)题考查考生的表达方式。做好本题考生首先要了解常用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结合本诗看这首诗的借景抒情,因此上阕以“描写”为主,下阕以“议论”为主。
  第(6)题考查考生对修辞的把握能力。本诗使用了不少的修辞,考生做好本题要按题干的要求去做,让考生找出使用对偶和比喻的句子。所以考生首先要了解这两种修辞的定义,根据定义去判断即可。
  【参考答案】
  (1)分外妖娆。(2)只识弯弓射大雕 。(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红装素裹”是核心句)(4) ①含义相同。②“略输”与“稍逊”都是“稍差”之意,“文采”与“风骚”都指广义的文化。(5)描写;议论。(6)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解题策略】
  1.要知人论世。鲁迅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就是说在鉴赏诗歌时,既要明确诗人的创作背景,了解其写作动机,又要从整体上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如闻一多的《一句话》: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
  闻一多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1925年,他留美回国,看到的是封建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和民不聊生的景象,于是用“一句话”表达出对理想中的中国的热切期盼,用自己的全部情感讴歌了一个永恒的爱国主题。
  2.要抓住诗眼。诗眼是诗歌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语句,是诗人精心构思的语句,是诗歌“立言之本意”。要抓住诗歌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或诗歌的最后一节。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全诗的“诗眼”,表现出作者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死水》中的“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表达了作者创造新世界的强烈愿望。
  3.要分析意象。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和客观事物相融合的产物,是通过诗人的选择与锤炼,重新组合后产生的一种含有特殊意义的语言形象,是诗人借助客观事物来表现其内心世界的结果。如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诗中,作者连续使用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揭示自己的思乡之情、思人之苦,表达了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思想感情。
  4.要知晓抒情。诗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抒胸臆,即在诗歌中直接表现作者的情感态度;一种是间接抒情,即在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过程中渗透作者的感情,主要有寓情于事和寓情于景两种形式。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诗采用了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的手法,借助一只鸟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真情。
  5.要明确手法。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因此我们要掌握诗歌的各种表现手法,如比兴、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衬托、反复、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等,这样才有助于披文入情,更好地理解诗歌内涵。如臧克家的《三代》: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
  诗歌运用排比句式,为我们刻画了一辈子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形象,写出了他们世世代代与土地为伴的艰辛,既有对农民的同情,更有对农民的礼赞。
  【真题演练】
  例1:(2015年山东省东营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1)诗人情感随“手掌”活动而变化,试仿照示例填空。
  示例:“贴”:向往与期待。
  “
其他文献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学生对数学的钟情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求,由探求到成功,在成功的喜悦中产生新的兴趣,如此往复循环,推动数学学习的不断前进。首先、巧设导语,引发学习的兴趣;其次,动手实践操作;第三、组织游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教学生活化提升学习兴趣;第五、多样练习也起到延伸学习兴趣的作用  关键词:教育;喜学;实践操作;生活化
摘要:传统的中职专业教学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过于注重理论的教学和学习而缺乏实际的职业技能训练,导致中职学生就业能力不高等诸多问题。笔者结合实际经验,认为当前的中职院校需要做好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教学,所以抛砖引玉,提出几点中职学校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学校;电子专业;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  1.轉变教学观念,确立中职教学定位  1.1提高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综合实力,发展创建
【摘要】:课堂导学案应用的各环节是实现教师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目标的阶梯,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航标。地理课堂导学案应用要与多媒体课件和板书板图紧密结合,且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把生活中的案例作为“活水源”引入课堂,以生活中的地理激发学生关注现实的情感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要根据课堂学生的表现对部分环节和活动内容进行“微调”,以期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关键词】:导学案应用;发挥功能;紧密结合;微调
中图分类号:[G40-012.9]  幼儿德育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幼儿积极主动,活泼开朗的性格”的问题,并把它作为幼儿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表明:性格是影响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列维托夫曾研究一般能力与性格之间的关系,他以20名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在性格与能力不相结合的情况下,会出现不稳定的或刚够及格的学习成绩。这就是说:学生性格的弱点常常是他们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障碍,要充分发展学生的
期刊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生产技术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产业结构的变动和调整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新出路。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动和调整升级,成为我国经济应对全球化发展的重要策略。本研究以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调整和变动产业结构的途径,以期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变动;调整  中图分
摘要:教师在教育发展与改革中起着前所未有的关键作用,文章阐述了英语教师角色转换的必然性和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并提出了高校英语教师角色转换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G623.31  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自主地理解、感受和获得知识,产生情感,激发想像,启动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目前随着英语教学改革浪潮不断,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不断
摘要: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本文主要讲述了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发展和中国文学的风格及其汉语言文字和中国文学之间的关系、影响。  关键词:汉语言文字;中国文学;影响  中图分类号:H319  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得以描形塑像的物质媒介。语言是人类的表达系统,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媒介,它表达人类对世界的
摘要: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英语教学成绩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面掌握和运用英语。新课改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加强听说训练,使学生掌握综合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  关键词:听说能力;兴趣;途径;要求  中图分类号:G623.31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变革时期,呈现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态势。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
①如他的名字一样,陶渊明一生的很多时光就潜在田园里。  ②他的田园是当代人的“桃花源”。读着他脍炙人口的短诗,我们仿佛看到他肩荷锄头,踏着月光,沿着露湿草长的小径缓缓走来。翻阅他流传在世的125首田园诗,南山、孤云、夕露、月光、青松、村舍、炊烟、荆扉、鸡犬、豆苗、秋菊、岩石、泉流、浊酒、清琴、堂前松……这些干净整洁的汉字,这些世人常见的寻常事物,在陶渊明的诗里,就成了诗意的砖瓦草木,构筑成一个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