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室钗:用一生为原生家庭还债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jiubuji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中,最接近苏明玉设定的是薛宝钗,其实严格意义上她也不算很惨。毕竟苏明玉没从原生家庭里拿到一点好处,薛宝釵却是在原生家庭里享受了足够的资源。
  薛宝钗小时候,薛父认为她很聪明,所以为她请了教书先生,以至于小小年纪的薛宝钗比哥哥薛蟠优秀了10倍都不止。可见薛父活着的时候,薛宝钗有足够的生存资源和优越的生存环境。即使到了贾府,薛姨妈也从未在物质上亏待过薛宝钗。尽管享受了薛家的各种资源,但很不幸,薛宝钗后面的人生道路还是走出了苏明玉的感觉。
  薛父去世后,薛姨妈的无能彻底爆发出来,对内不能教导儿子薛蟠向上,对外不堪背负家族重担。短短几年,薛蟠彻底沦为一个纨绔子弟,而薛家的生意也是一落千丈。而后,薛姨妈不仅不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反而放任自流,继续溺爱薛蟠,将管教薛蟠的希望寄托在兄长和妹夫身上,家族生意也是想借贾府和王家的余威苟延残喘,然后继续让不长进的薛蟠折腾。
  在这种情况下,薛姨妈开始了一系列的坑女操作,先是坑了薛宝钗的教育。自父亲死后,薛宝钗见哥哥不能依贴母怀,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好为母亲分忧解劳。薛宝钗13岁时,薛姨妈又压榨了她一次,让她去参加所谓的官选。假如这个官选是选秀女、皇妃也就算了,没准能像元春那样为薛宝钗和薛家都争个光。要命的是,这个宫选不过是去当公主伴读,等到25岁时还是要出官的。
  在那种时代,一个25岁的姑娘还能选到什么样的婆家呢?薛姨妈真为薛宝钗好好计议过吗?大概没有,她只看到薛宝钗假如有幸入官能给薛家产业带来的效益,而这效益的直接享受人则是薛蟠。
  薛宝钗落选后,薛姨妈又把目光落在贾宝玉身上。贾宝玉虽然也算家底不错,但一来不喜读书,二来贾母三番两次表示对金玉良缘的厌恶。可薛姨妈对这一切置若罔闻,依旧一个劲儿地鼓噪金玉良缘,在这个过程中,她差点把薛宝钗熬成一个剩女,让薛宝钗多次成为别人的笑柄。
  后来,金玉良缘终于成了,薛姨妈如愿以偿了,以为能长长久久地抱上贾府这棵大树,谁知贾府突然败了,后面贾宝玉又无情地抛弃了薛宝钗,以至于孤苦无依的薛宝钗病死在雪地里。
  薛姨妈不是苏母,从没在物质上苛待过薛宝钗,但她后来一直压榨薛宝钗的人生去贴补、拯救薛蟠的人生。剧中的苏明玉即使成为女强人都无法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薛宝钗虽然享受到了原生家庭的丰富资源,但后面简直是在用生命还债。
其他文献
正德年间,刘瑾等八个太监倚仗权势胡作非为,引起了朝臣忧虑,于是爆发了一场如火如荼的弹劾“八虎”的斗争,为首者是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位内阁大学士,他们也是受弘治遗命辅佐正德的顾命大臣。结果,昏庸的正德一心护着刘瑾等人,刘健、谢迁只好辞官而去,李东阳也多次请辞,但未被批准。从此,李东阳踏上了一段艰难的做官和为人的途程。  李东阳虽出身于行伍世家,其父却是饱学之士,以开私塾为业,对他教育有方。他三岁就能
现代社会有医美及各种高提纯的护肤品,但往前倒几十年就不一样了,那时的女性是怎么护肤的呢  目测效果跟量三围差不多,只不过是量明星的脸,哪里有缺陷就美化哪里。不过对于T君这样的密集恐惧症患者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这个人造酒窝看上去就让T君有种牙疼的感觉,什么东西都不想吃了,就想问问发明者到底是咋想的?  T君莫名觉得头皮发紧,歪果仁对卷发真是有种莫名的执着啊!  这款太阳镜还带鼻套,没错,它就是帮
任何一門艺术要达到至高境界,都要以洗练取胜,艺术如此,人生也如此。吴冠中画《墙上秋色》,画中大面积是雪白的墙壁,苍劲的藤条枝枝蔓蔓,爬满粉墙。那是深秋霜降时节的景色,墙上枯藤几枝,残红几片,诗意盎然。这幅画好像一个人的中年,把多余的一切都删除了,心头的烦忧、生活的失落、外在的浮华,全都放下了,只余铮铮铁骨的枯藤,坚韧、闲逸、自在,风骨犹存。人这一生,年轻时宾朋满座,能把酒言欢的朋友多得数不清;随着
吴兴祚是清初名臣,还是可被写入“清官传”的那种。他最初只是江西萍乡知县,之后步步高升,一直做到两广总督。  吴兴祚在地方任职时,官声相当不错,不准部下拿百姓一针一线,有些小吏下乡喜欢打狗吃、捉鸡炒,他就备了皮鞭,专抽这些人。每逢旱涝之年,他还派小吏到祠堂、学堂等公共场所垒起土灶、生火煮粥,用公粮救了很多灾民。  他的军事才能也很突出,曾多次参与平乱,功劳不小。历代官员若想得到“盖棺好评”,干事或干
“要想富,先修路。”明朝开国时,明太祖朱元璋看着国家凄惨的现状,想到了老百姓的这句俗语。  当时明朝的大江南北全被战争糟蹋成了荒地,宋元年间著名的富庶之地扬州在明朝开国时只剩下18户人家,蒙古人还在边关不停捣蛋,元顺帝逃跑时更是恨不得卷走北方所有的金银贵金属,导致明朝一度连发行货币都困难。外加天灾不停,各省流民遍地……国家民生惨淡,而修路就是恢复国民经济的强心针。  历朝历代都会修路,但朱元璋修的
佛系忽然成了热词,但你知道诸子百家系是什么样吗?看过这串表情包,你就知道了。  法系三连  嘛叫法治?  法治就是  拿法治你  墨系三连  我们的口号是  天下大同  我们的目标是  世界和平  兄弟们上!  阴阳系三连  你五行缺錢  八字从胖  我读的书多,不会骗你的
中国古代有很多奇葩的审美标准,很多人为了变“美”吃尽苦头,比如“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等。其实,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审美也很奇特。  在古代,东南亚地区有黑齿的习俗,其中泰国、日本比较突出。古代没有牙刷,泰国人习惯用嚼槟榔来清洁牙齿。他们先把槟榔、蒌叶、贝壳烧出的石灰放在小器皿捣碎混合,然后放进嘴里嚼,最后加入烟丝刷牙。久而久之,牙齿就被染黑了。  有些国家的人覺得黑齿还不够,还要白脸加剃眉,
在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众多作品中,《吻》是最经典的一幅,知名度不亞于《蒙娜丽莎》。而且它的形象经常出现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手机壳、茶杯等,引领着时尚潮流。  这幅画是象征主义的代表作,简单来讲,就是画家通过一些象征的、隐喻的画面来表现现实的虚幻和痛苦,画的含义令人似懂非懂。在这幅画中,一对男女正在拥吻,男人的头紧贴画作边缘,下方的花草也延伸到了画作外面。显然,这幅画没有忠于客观世界,而是受
在王羲之的小楷书法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黄庭经》与《乐毅论》,前者是道教养生修仙的名帖,后者是记述名将乐毅的故事。相比之下,王羲之生前最后一幅小楷《曹娥碑》,让人有些陌生。  但这幅小楷书法,其实并不比《兰亭集序》逊色。而《曹娥碑》背后的故事,也十分精彩。  曹娥,会稽上虞人,是东汉有名的孝女。她的父亲曹盱是个巫祝,负责祭祀工作。东汉汉安二年(143年)五月的一天,曹盱驾船在舜江中迎潮神伍君,不
袁世凯的生母奶水不足,恰巧婶婶刚失去孩子,袁世凯便由她哺乳,并在五岁时正式过继给叔父。袁世凯聪明机灵,能摆平嗣母与姨太太间的争风吃醋,所以她们都很宠他。  后来袁世凯在朝鲜任职,接到嗣母病逝的消息,立刻请假回家以尽孝道。过了几年,他又把生母接到朝鲜奉养,直到甲午战争爆发才派人将她送回国内。他做山东巡抚时同样把生母接到身边,两年后生母病逝,他悲痛万分,回老家守丧一年。  袁世凯前后娶了10位夫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