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方法?应用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e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思维题,答案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方法是思维拓展的关键和难点,应用则是思维训练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数学思维;答案;方法;应用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数学的三种不同层次的要求及题型.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思维拓展题,是什么(答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兴趣,为什么(方法)是思维拓展的关键和难点,怎么样(应用)是思维训练的最终目的.
  一、答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有这样一道思维拓展题及答案(如图):
  “有A、B、C、D、E共5个队采用单循环的形式比赛,共需进行10场比赛.请画出示意图.”
  只有题目就算了,可它偏偏出现了答案!笔者“被答案”了,难免产生一些想法.
  很明显,题目本身很不错,可“坏”就“坏”在它奉送的答案上.出现这样的要求及其答案,容易让教师引导学生先通过画图,再经过数数来得出答案.这样看似简单,可意义不大!
  面对思维拓展题,有人只知“得数”这个答案,根本不知解答的方法.这样的思维拓展题按只讲答案来要求学生,有何意义,最多能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一点点兴趣,决不会培训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方法
  数学思维拓展题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和拓展学生的思维,答案却是其次.我们教师面对这样的思维拓展题时,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答案),还应该让他们知道为什么(方法),最后,还能得出怎么样(应用).此题是不是只用画图来列举才能知道怎么做?这里的画图就是画“五星图”吗?
  该题是属于“排列、组合”问题,小学数学的“排列、组合”学习流程是:加法原理→乘法原理→排列→组合,这是一个完整的逻辑性强的数学知识体系.因此,该题可用加法原理、乘法原理和“排列、组合”三种方法来解答.画图(表)列举法只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而已.
  方法一:因是单循环赛,所以他们5个队比赛的场次只看图的右上(或左下)部分就行了.完成比赛任务可按A、B、C、D、E分为5类,其中A类有4场、B类有3场、C类有2场、D类有1场、E类有0场.
  根据加法原理有4 3 2 1 0=10(场).
  答:共需进行10场比赛.
  方法二:我们先来看看双循环赛(整图).每场比赛需两队,我们用主、客两队来表示.因此,所有的比赛分两步完成:先确定主队、再确定客队.第一步在5个队中选1个队确定为主队,有5种选法(5列);第二步在除去自己队而剩余的4个队中选1个队确定为客队,有4种选法(每列剩下的4行).而单循环赛场次恰好是双循环赛的一半(如图).
  所以根据乘法原理有5×(5-1)÷2=10(场).
  答:共需进行10场比赛.
  方法三:单循環赛的场次就是从5个队中,取2个队的组合数.
  所以用“排列、组合”解答有:
  C25=P251P22=(5×4)÷(2×1)=10(场).
  答:共需进行10场比赛.
  题目要求用画图来表示,学生很难画出和答案一样的“五星图”,而笔者的“比赛图”因广泛地用在实际的比赛计分中,所以学生更容易想到或理解.两种图有截然不同的作用与效果.编者的“五星图”只是提供数数的依据,并不是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拓展可能有阻碍的作用;而笔者的“比赛图”,它能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起到训练和拓展学生思维的作用.
  三、应用
  试想,如果题目是:“有10个队采用双循环的形式比赛,共需进行()场比赛.”能画“十星图”来列举数出答案吗?很明显,列举法只能适用于数量和答案数量比较小的题目.当题目数量比较大时,我们还得采用“排列、组合”法来解答:
  10×(10-1)=90(场)或P210=10×9=90(场).
  答:共需进行90场比赛.
  怎么样?应用“排列、组合”法能举一反三地解答数学生活中类似的题目吧!因此,我们在选题和引导学生思考时,除了要考虑问题(是什么)的意义,还要体现出它的研究(为什么)和应用(怎么样)价值.
其他文献
针对历年数学高考试题及其求解,我们从中思考和理解出这个题的目的,由此进一步的引申和拓展到平时的教学方面,从而提醒我们在平时的高中数学课上,做到不断创新.  题目 已知数列{an}满足:a1=12,an 1=an-a2n(n∈N).  (Ⅰ)证明:1≤anan 1≤2;  (Ⅱ)设数列{a2n}的前n项和为Sn,证明:12(n 2)≤Snn≤12(n 1).  本题是2015年浙江理科第20题,是以
【摘要】运算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在修订过后增加的十个核心概念之一,在学生的生活、学习中更是应用广泛.小学数学中计算也是占了很大的比重,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也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对于学生来说,计算既是最容易掌握的,也是最容易失误的部分.帮助学生扎实地掌握、运用计算是数学教师的必修课.  【关键词】计算;扎实;核心素养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点之一,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而运算能力也是《数学课程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1]几何直观实际上就是在“数学—几何—图形”关系链中让我们感悟到的最大好处.几何画板能够动态地展现出几何对象的位置关系、运行变化规律,理应承担提升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作用,我们以浙教版九上数学第3章“圆的基本性质”为例进行了若干探索.  【关键词】几何画板;几何直观;圆的基本性质  《数学课
【摘要】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以四年级上册“统计”教学为例,介绍了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应在教学中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教学理念,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之间的关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个体在思维接收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认知冲突.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将所学的内容转化成知识时往往会出现认知冲突. 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及思维能力不足所导致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认知冲突这一拐点,制订科学而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优化数学教学的效果.  一、创设认知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创设合适的
【摘要】采用“先学后教、先试后导、以学定教、深入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学习情境中,进行自主的探索、发现、思考、交流,亲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得到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数学的思想,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主动学习,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  【关键词】创境激趣;交流讲解;掌握方法;领悟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学习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枯燥的高中数学课堂何来“乐之者”?探数学课堂之趣迫在眉睫.让学生默契配合,在愉快热烈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胜”的特点.  一、好奇  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别的才能,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永远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好奇”是人类进步的根源,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好奇之下发现了牛顿定律.世界上一
【摘要】现阶段,新课改正在各地中小学如火如荼地开展,广大教师越来越开始关注其教学模式.它注重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而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的非数学习题课莫属.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为了使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现状得到得以改变,本文积极探索了高中数学习题课的有效教学方法,旨在促进高中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习题教学;解题能力  作为数
讨论法教学,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当中为学生搭建平台,使其能够针对某个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后,交流思想甚至是相互辩论,以达到思维共享与智慧提升的效果.将讨论行为作为推动教学深入的驱动力,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的一个全新着力点,它的显著实施效果对于新时期下的数学教学实效提升意义重大.从实际教学过程当中,笔者总结出了讨论法教学所应当遵循的几个原则,现分别进行简要阐述.  一、坚持合作性原则,引导学生广泛参与 
【摘要】回首2010年执教的一节复习课“整理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2017年再度执教该节课,期间经历了教材内容、教学设计、应用设备的种种变化,同一节课尽然诠释不同的效果.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整理复习;转化  生活中,有这样的说法:七年血液会更新一次,随着旧细胞的逝去,新细胞华丽诞生.回首,这样的一节复习课“整理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2010年执教,2017年再度执教,时间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