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广天地》节目的解说风格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43532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是声画结合的艺术。电视节目的声音主要包括解说、同期声、音乐、音响等。声画并茂、视听兼备、浑然天成,是所有电视节目追求的理想境界和艺术效果。本文仅从有声语言解说的角度,探讨《农广天地》节目的解说风格,以进一步提高解说水平,为节目锦上添花。
  
  一、精彩到位的解说是提升节目质量的内在要求
  
  《农广天地》是一档以传播农业科技和致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节目,从一开始,它就具有鲜明的“农画”和独特的“农声”。一档高质量的《农广天地》节目,必定是主题与风格的鲜明表达、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解说与画面的完美结合。精彩到位的解说,对于提升《农广天地》节目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良好的解说是提升节目质量的重要因素。电视的最大特点就是在看中听,在听中看。一档节目有了丰富的内容与漂亮的画面,还需有精彩的解说来表达,使节目既“好看”,又“好听”。《农广天地》属于科教片类节目,其解说突出特点就是以讲解、说明为主。由于节目类型的局限和教育对象的特殊要求,它不可能像专题片、纪录片或文艺片那样,大量采用叙事抒情、艺术化的形式来表达内容,或大量运用现场声、同期声、音乐、音响来烘托气氛,而更多地是采取画面加解说的传统方式,直接向观众讲明白所要传授的技术、技能和知识。相对于其他节目来说,《农广天地》节目的解说水平高低,对节目整体质量的影响更大。《农广天地》节目的画面一般都是田间地头或养殖场、加工厂、制作间等,节目内容技术性、专业性强,程序化的东西较多,画面相对单调,表现方式和手法比较直接、单一。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用精彩的解说去解析内容、深化主题。通过准确到位的解说,配合画面介绍相对枯燥的技术知识,用贴切的语气陈述事例或讲解示范,帮助观众清楚地了解画面的实质内容和技术要领,使观众看得清、听得懂。平淡无奇的画面,可以通过解说引发受众兴趣盎然的联想,或将画面中已经具有的情感意向进一步加深加浓,从而使观众更好地感受、理解画面语言和节目内容。
  第二,鲜明的解说风格是一个成熟栏目的重要标志。解说风格是由栏目风格衍生出来并构成栏目整体风格的重要部分,是在长期解说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属于本栏目特有的个性和特色。如《动物世界》的解说意蕴醇厚、亲切自然,《探索发现》的解说深沉厚重、舒缓悠长,《科技苑》的解说轻松活泼、风趣幽默。观众打开电视不用看画面,一听解说就知道是哪档节目。虽然解说风格和解说员的风格有很大关系,但解说风格不可能脱离栏目风格,无论是谁来解说,都必须服从、符合栏目的整体风格。鲜明的解说风格已经成为一些名牌栏目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这些栏目的特点和魅力所在。《农广天地》是一档老牌栏目,在长期的制作播出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观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中有稳定的收视率和良好的口碑。栏目的风格需要解说风格的协调一致、相辅相成,良好的品牌也需要精彩的解说来维护与提升。鲜明而独特的解说风格可以扩充栏目的品牌效应,加深栏目在观众心目中的印象。
  第三,电视的发展和观众的期待对解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今时代,电视节目的制作理念和表现形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努力发掘传统手段的表达潜力,积极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表现形式,不断提高《农广天地》节目的质量和收视率,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近年来,我们节目的质量不断提高,栏目自身的发展要求解说必须与时俱进,提升水平。电视传播能够培养和造就自己稳定的观众群,同时也要自觉地将观众意愿纳入节目创作之中。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和品位也在水涨船高,对节目的主题内容、视听效果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在继承巩固既有的良好风格和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节目解说水平,不断丰富和发展栏目解说风格,以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受众群体的收视要求。
  
  二、根据《农广天地》节目的特点确定解说风格
  
  不同类型的节目有不同的解说风格。节目的类型定位、主题内容、传播对象的不同,决定了解说风格的不同。例如,政论片的解说往往庄严厚重、慷慨激昂、情绪饱满;人物片的解说一般亲切朴实、感情真挚、娓娓道来;风光片的解说一般甜美柔和、节奏轻快、情趣盎然。《农广天地》是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群众素质和技能的科教类节目,以“对象明确、生活贴近、科学系统、技术实用、服务周到”为基本原则。节目的内容和特点,决定了解说风格总的要求是讲解型,以介绍、说明的语气为主,感情亲切、朴实、自然。
  一是表达准确清楚。这是所有电视节目解说的普遍要求,但对于《农广天地》节目来说,强调表达准确清楚具有特别的意义。由于节目内容主要以介绍实用技术和技能为主,主要的收视群体是农民群众,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要让他们能够听清楚、看明白所传授的技术知识,清楚明了地掌握技术,要求解说员的发音一定要准确、清晰,断句、停连要符合农民群众的语言习惯,力求讲解细致生动,技术易学实用,使农民群众能够看得懂、学得会。
  二是语速张弛有度。《农广天地》节目经常会有一些专业性、技术性强,环节较多、程序复杂的内容。根据节目的这些特点,解说要求语速张弛有度,语言稳健质朴,用声不宜太扬、太飘、太快。当稿件中出现比较生涩、拗口的专业术语,或复杂的操作程序、技术环节时,解说员还应有意识地将语速放慢,解说清楚,甚至根据画面长度适当停顿一下,给观众一个理解和回味的时间。
  三是语气亲切自然。尽管《农广天地》节目内容的感情色彩较少,但解说却不能是一副冷冰冰的语气,毫无生气,也不能采用居高临下或是灌输、说教的方式,而应该在了解主要收视群体特点的前提下,针对受众的心理期待,通过个人对稿件的理解,增加感情因素,提高解说情趣,用亲切自然、平和的语气去播讲,给相对枯燥、乏味的内容注入生气,增加节目的感染力,从而使观众乐于接受,也容易接受节目内容,这样就缩短了观众与节目的距离,从心理上产生“自己人在讲自己的事”的亲切感。
  四是语调平缓适中。科教片节目内容的共同特点是理性的介绍说明较多,感情色彩较少,节奏的变化和起伏也不大,不像人物专题片那样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情绪有高有低,也不像政论片那样叙述启承转折、议论开合自如。科教片讲解的内容基本上是在一个层面上平行前进,要求解说情绪平稳,语调平缓适中,不宜大起大落。
  
  三、进一步提高解说水平,为《农广天地》增光添彩
  
  经过多年的发展,《农广天地》节目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解说风格,解说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由于我们的节目来源较广,过去一般都由各制片单位自行配音,解说员水平良莠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解说的整体水平。比如,有的解说员不了解相关的农业知识,碰到生涩的专业术语或技术时,断句生硬、含糊,让观众不知所云;有的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保险调来解说,播讲时往往只是字音与字形的机械对应,很难形成含义深刻的思维和积极连贯的语流;有的解说员一味求稳,不管长句、短句,不管内容的逻辑关系,总是不紧不慢,等速前进,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还有的解说员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普通话不标准,甚至存在吃字、吐噜字以及出现毫无控制的吸气声等现象,直接影响了节目的整体质量和观众的收看效果。
  提高《农广天地》节目的整体质量,解说这个重点环节不容忽视,于是在广泛选择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目前的解说员,使得节目整体质量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解说员只有遵循有声语言的创作规律,不断加强业务训练,努力提高解说水平,才能使解说与节目的整体风格相统一,与表达的内容相适应,与画面的气氛相和谐,与收视对象的特点相吻合,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出节目的主题内容,为节目增光添彩。
  第一,熟悉节目定位,做到解说与节目内容相辅相成。“功夫在诗外”。解说农业节目,首先应该熟悉这个栏目的定位、特点和受众需求。《农广天地》是以传播农业实用技术和技能为主的科教类节目。了解熟悉节目,最有效的办法是经常参与到节目的策划中去,了解掌握相关的农业知识,不做“外行人”。看似简单的技术讲解,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见字发声的过程,要有自己的理解在里边,根据内容确定应采用的声音、语气、速度、节奏,使文字、声音与画面、音乐协调一致,力争使解说与片子融为一体,让观众很自然地随着解说沉浸在节目的内容当中,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节目传递的各种信息。讲解不能单纯照本宣科,要多从观众的角度想一想,要把逻辑的链子指到观众那里去,在解说时,脑海中一定要想象此时对应的画面是什么,应该用什么样的语速来讲解等等。比如《甜玉米的种植技术》一片中,解说词写道:“根据土地肥力的不同,我们每亩施加15~25公斤尿素。这里要注意,有的农民朋友认为肥料距离作物越近越好。其实并不是这样,作物的根系可以延伸到很大的范围,而根吸收养分能力最好的部分,恰恰是这个范围的根尖部分,而多数情况下,越靠近作物的根系,吸收能力越差”。那么解说员在解说这段文字时,就放慢了语速,用亲切的语气,很自然地提示农民,“如果把肥料施在离作物根部太近,不仅吸收的效果不好,还有可能由于肥料过剩造成烧根。”这样处理了一下语气之后,观众就会很自然地听着解说的提示,接受建议,了解知识,指导生产。
  第二,了解受众特点,力求解说符合受众接受习惯。熟知收视对象,站在对方的立场,了解他们的特点,适应他们的需求,才能与之沟通,拉近距离,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农广天地》节目的主要收视对象是农民群众。这就要求我们要真正了解农民群众的生活习惯和语言习惯,树立为他们服务的意识,这个节目是属于他们的“天地”,要让他们感觉是“自己人”,才会真正喜爱、支持和关注这个节目。在解说中,要体现亲切、自然、通俗,象唠家常似的按农民听众的反应去说。比如《甜玉米的种植技术》这个片子中有这样一段:“颗粒状的肥料对于作物来说不好吸收,通过浇水,把肥料溶解在水里,作物就容易吸收肥料的养分了。这就好比我们光吃粮食会很干,很难下咽。如果喝点汤,那吃起来就舒服多了。”解说员在解说这段文字时,采用的是轻松、略带风趣的语气,就像是和农民朋友聊天、唠家常,感觉非常亲切。当然这样说并不是一味地迁就、适应农民群众的口味,我们的定位应该是“略高一筹”的朋友。我们节目中有一些整体水平较高的片子,其解说的共同特点是:声音明快,讲述技术娓娓道来,专业术语解说不拗口,通篇从容自信,与画面配合较好,语气符合农民群众的接受习惯,与观众有明显的交流感。
  第三,认真备稿,保证良好的解说状态。在正式解说之前,要认真备稿,进行试读。首先通读稿件,排除不认识或者把握不准的字、词之后,了解片子的主要内容,整体把握片子的主旨,确定解说基调,这些准备工作越仔细越好。备稿的目的就是“把稿件的内容变成自己要说的话”,实现从无声的文字到有声语言的转化,使解说多一些对受众“说话”的鲜活气息。通过备稿,会产生“这个技术(技能、知识等)值得讲,有必要讲”的积极心态。那种应付差事的解说,只能做到“字形——字音”简单对应的表层转换,不利于稿件深层内容的传达,讲解也不容易被受众认可接纳。应该说《农广天地》有自己相对固定的解说风格,抓住了片子的整体基调和风格,就抓住了解说创作的关键环节。
  如果说备稿解决了“说什么、为什么说”的问题,那么话筒前要解决的就是“怎么说”的问题了。之前所有的具体感受,就是为了能在解说时胸有成竹,使思维、情感、气息、声音都处于一种积极的、灵动的状态,轻松而又感觉灵敏,使解说员自己处在一种“最佳状态”中。在这种状态之下,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都非常活跃,往往能获得比备稿时更新鲜、更深刻、更真切、具体的感受,同时由于气息、声音状态自如灵敏,就能准确地“形之于声”,较好地“及于观众”,完成高质量的解说。
  第四,运用有声语言的内部技巧,做到有感而发。尽管《农广天地》的解说风格以讲解说明为主,但解说员也可以通过对播音专业知识的熟练驾驭,运用有声语言的内部技巧,使内容更加生动、形象、鲜活。一是要善于创造“情景再现”。在只有话筒的录音间,解说员面对文字稿件的时候,要善于调动自己的想象力,根据稿件内容,在脑海中“再现生产情景”,通过自己的语言为观众讲解。这样的解说就不会是机械的、毫无目的性的。而只有你自己能够感受到的,才能在有声语言的创作中展现给观众。成功的解说应有的状态应是:自己仿佛就是那个技术的操作者,边操作边给农民讲解,让农民学会。这样的表达就是生动的,准确的。那么观众会在边听边看中,加深对技术的印象,进而掌握这项技术。二是要有对象感。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如果一方听的津津有味,另一方就会讲的有声有色,解说也是这个道理。为了使语言具有活力,解说员需要想象、感受观众的存在以及需求,自己是在面对面地给观众朋友“现场”讲解技术,在目中无人的情况下,做到心里有人。这样的解说状态,就能够使语气、情感自然地流露,观众也会感到自然亲切,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节目所要传达的信息。三是要有交流感。交流感与对象感是一脉相承的。有了对象感,就可以与观众进行假想中的交流、互动,将稿件中蕴涵的“交流”情态转化为可感的有声语言,这样就能达到“沟通交流”的预期效果,配出的片子才有的放矢。通过想象中的交流,能进一步激发解说员的创作热情,强化了片子的感召力。
  第五,运用有声语言的外部技巧,为稿件锦上添花。所谓外部技巧,主要是指解说的停连、语气、重音、节奏。相同的一句话,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断句、不同的重音表达方式。解说员要有扎实的播音基本功,能够熟练掌握解说的外部技巧,根据具体内容,灵活运用,为节目内容增色。如果解说员表达技巧单一,只会用声音“拔高”、“加重”来表现不同的内容、变化的文字,不掌握有声语言的对比变化、多样统一等表现手法,那么解说质量也就无从谈起了。
  电视片的解说,不仅是辅助画面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也是观众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精彩、到位的解说,既能全面准确表达节目的主题与内涵,又能提升节目的整体水准,增强节目的吸引力和观赏性。总而言之,重视解说这一环节,解说者只有深刻地理解了栏目的定位、服务对象,多听、多思、多上口,努力锤炼语言表达技巧,才能使语言的声音形式与其蕴含的内容与节目本身达到完美的统一,为我们的节目锦上添花,使《农广天地》真正成为帮助广大农民致富的广阔天地。
  中央农广校电视教育中心田静
其他文献
1全聚德初创时期的老门面墙,现存于全聚德前门店,被认定为北京市级文物。  全聚德作为中华老字号和中华美食文化的杰出代表,不仅是中华餐饮文化传统的优秀继承者,而且始终跟随着近现代中国的时代变迁。烤鸭文化也成为了赓续红色记忆的桥梁和纽带。  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北平和平解放。2月1日,最先率部进城的解放军41军政委莫文骅将军,以全聚德烤鸭宴请了英国记者阿兰,向国际社会传递北平
1965年10月,年仅17岁的王坤友出任新安村团支书。在此后的45年时间里。他先后担任过村党支部副书记、书记、乡经委主任、副乡长、泊山洞管理处主任等职,现任新安村党总支书记。45年的坚守,由此,他被人们称为永不松套的“老黄牛”。    “官”越做越小,任务却越来越重    1988年,王坤友被提拔为原蜀山区黄姑乡副乡长,任期内业绩不错。可1992年初的机构改革,蜀山区撤区并乡,黄姑乡并入蜀山镇,乡
“泥人张北京支”每尊泥塑都讲述著自己的故事,北京木雕榫卯间彰显着皇家的风范,八极拳的一招一式体现着京城武术的多元文化,丫髻山庙会的锣鼓点里千百年的北京历史就在其中。“泥人张北京支”、北京木雕小器作、八极拳、丫髻山庙会这四项北京非遗,它们或静或动、或阴或阳、或刚或柔,就是北京非遗的状态,既有静止的艺术,也有运动的文化;既是时间的凝固,也跳动着时代的脉搏。这也正是北京文化,古朴中富有活力,创新中不忘传
古城区是2003年丽江撤地设市,区县分设后新成立的,位于滇西北,东与永胜县和宁蒗县隔江相望,西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相连,南与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接壤,区政府在丽江市政府所在,是丽江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面积1255.4平方公里,下设5乡4个办事处,35个村委会、18个居委会,全区人口1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2万人,拥有耕地面积11.4万亩,农民人均拥耕地1.3亩。区位决定了农业和旅游业两大支
10月以后是卖羊的高峰期,但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白音淖尔嘎查牧民朱宝忠,6月就把手里的320只羔羊卖完了,一共卖了10万多元钱。  锡林浩特市草原面积广阔,牧民有养羊的传统,并以此作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但养羔羊是从2005年才开始的。阿尔善宝力格镇巴彦宝力格嘎查牧民都仁毕力格,过去只知道杀大羊,养两三年才出售,不知道杀羔子。近年,随着各地涮羊肉火锅店的增加,羔羊肉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加上中东、新加坡
俗话说:南糕北饼。由于地处水资源丰富的长江下游,吴地有着悠久的稻米文明史。百变稻米也衍生出各种各样用米粉制成的糕团,并产生了与之相和的习俗。从春节吃年糕开始,一直到腊月廿四祭灶吃团子,这在早年都是丝毫含糊不得的事情,因为错过了一季就等于错过了一年。  农历二月初二,正是春日融融、柳条隐隐青绿起来的时候。这一天,按民间传说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又称“龙抬头”或“春龙节”,是农村重要的传统节
回顾去年,国内花生市场展现出耀眼的光芒,“涨价”成为整个07年国内花生市场的主题词,市场价格攀至历史高位。其主要原因一是减产,2007年国内花生产量仅为1173万吨;二是农户惜售心理较强及下游产品价格持续走高的带动;三是生物燃料及宏观影响助推花生价格上扬。  去年国内花生走高近50%的收购价格让广大农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所以今年国内花生市场如何演绎,成为人们广泛讨论和关注的焦点。从以往的经验来看,
夏日傍晚,凉风习习,柳枝拂面,如果能一边欣赏着水边夜景,一边享受着美食,那是何等惬意。本期就为您揭秘几处与水相临的美食地。  水系地标:什刹海  要说起水边美食,每一个在北京稍微待过的朋友都会首先想到什刹海。没错,什刹海作为京城最大的水系,水边汇聚了各种各样的美食。这里有传统而古老的胡同和四合院作为美食噱头,更有什刹海的风景相衬。夜幕降临时,沿岸的酒吧街更是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餐厅推荐:庆云
编者按:一年四季,每个人都辛勤劳作,在农村或在城里务工的农民朋友更是如此,过年,是唯一有理由让自己好好休息的日子。很多人都说,现在的年味好像不如从前了,以前过年能吃上好吃的,现在似乎不再为这般;但所有人为这一节日的到来都做好了最充足的准备。在外的亲人,不管有多远,不管车票有多么难买,一定要在过年的时候赶回去;就为这一年一次的亲人团聚。  乡间的道路上,更热闹了,年味慢慢变浓了;亲情,是最浓的年味!
案例:吴某是某饮料有限公司的职工,双方合同约定每月工资600元,每月10日前发放。自2006年以来,饮料有限公司的产品销路遇到困难,经济效益受到影响。为摆脱困境,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凡本公司的职工,今后每月工资扣除200元,扣除部分用公司的产品替代。吴某对该决定不服,要求公司财务部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数额发放工资。财务部却答复说,这是董事会的决议,财务部无权更改。吴某为此向所在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