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社会翻译学研究视角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在中西学者的潜心研究之下成为了翻译研究自文化转向之后另一个重要的翻译研究视角,其中,尤其以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翻译学研究视角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在中西学者的潜心研究之下成为了翻译研究自文化转向之后另一个重要的翻译研究视角,其中,尤其以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德国社会学家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和法国社会学家卡龙和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为代表。以上为代表及其他的社会翻译学理论的发展,使得翻译研究的方法论体系日益丰富完整,亦揭示了翻译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运作体制。本文采取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为理论依据,从理论的核心概念:场域、惯习和资本入手,对文本进行分析,从而研究文本的翻译及其背后的成因。2005年,英国坎农格特出版社发起了一项重述神话系列的合作出版项目,重庆出版社作为中国首家出版社参与了这一项目,《碧奴》作为参赛作品,由作家苏童于2006年完成,于2007年由著名的汉学家,翻译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翻译。在首次出版被英国坎农格特出版社出版之后,相继被译成法语,韩语,芬兰语等多种语言。《碧奴》改编自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孟姜女的传说,塑造了一个矢志不渝的传统女性形象的同时,描绘了女主人公碧奴从少女时代的被压抑的状态,到寻夫路途上顽强的生命状态,将女性的生命力量展现在读者面前。本文将从布迪厄理论的场域、惯习及资本角度切入,分析《碧奴》这一作品在翻译中受到的来自外部的宏观影响比如:翻译场域、文学场域、出版社的经济资本、译者、作者与出版社的象征资本、译者的文化资本等等。亦从微观的角度入手,分析具体在文本中体现的翻译手法,比如大规模的改写,意译,省略等等,以及分析翻译策略与译者关系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找出翻译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的运行机制,在中国文学作品外译方面得到些许启发。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全球大地震频发。巨大的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面对这种突如其来和令人震惊的灾难,人们总是想了解:它们为什么会发生?在哪里发生?何时发生?能避开吗?回答这些问题是科学家们的责任。我们的科学家正在努力着……
这是令世界都惊叹的发展奇迹——改革开放26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4%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七,对外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2011年,当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将玻尔兹曼常数测量推进至目前国际上四个最高准确度的测量结果之一时,中国在参与温度单位开尔文的再定义与国际温标赋值等方面的基础研究领域取得
2012年世界医学物理与生物医学工程大会(The 2012 World Congress on Medical Phys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5月26日在北京开幕。这是该世界级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原理事长刘德培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词。中国科协书记
"物质世界丰富多彩,新现象、新机理、新应用不断在新材料、纳米尺度的新结构中涌现,这是当代科学中的最具勃勃生机的一个分支。‘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唯精唯一,允执厥中’。在
文章首先结合目前北京市老城城市遗产整体保护的理念,分析大栅栏历史街区城市遗产保护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以城市遗产的保护来引领大栅栏历史街区的振兴;其次分析了大栅
电子对抗是现代战争信息战的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其中,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是电子防御与电子干扰情报保障的关键。传统的手动提取物理特性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技术已无法在日
《河中石兽》关于"石兽到底在哪儿"的问题,寺僧、讲学家判断错误,不是因为他们臆断,而是他们"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老河兵能判断正确,不是因为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是因为他
当今移动通信正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及中国联通发布5G牌照的尘埃落定,标志着5G商用正式拉开序幕。由于移动通信系统在演进过程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先前的2G/3G/4G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会继续被人们使用。由此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频段会越来越宽,性能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目前对基站天线最低的要求依然是它的工作频段需要覆盖2G/3G/4G(1710-2690MHz),考虑到天线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