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管心理学家承认与否,文化是心理学研究中始终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文化与人类心理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建构、相互制约。文化形成、塑造并改变着人类的心理,反过来在文化中发展形成的人类心理又在继续创造并改变着人类的文化。认识到了文化与人类心理之间的这种动态互动的关系,心理学家开始在研究中关注于心理的文化表现,以及在心理学研究中采取文化的视角。这些日益成为心理学研究的趋势。由此,心理学领域出现了文化转向的心理学。这种转向意味着文化应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组成部分,应该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基本视角。 文化转向的心理学研究如大多数走向成熟的科学研究一样也可以分成这样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的研究一般是发现各种心理现象中的文化差异,提出能够预测这些文化差异的理论;第二阶段的研究一般是通过在两个或多个群体中确定不同的能够解释心理功能差异的重要变量,试图对观察到的文化差异加以更准确地解释。 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转向的心理学研究主要出现了三种研究模式: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和本土心理学。随着研究的进展,这三种研究模式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发展趋势:在理论建构方面继续整合文化的影响、在元理论方面消除普遍理论与本土理论之间错误的一分为二、在元方法论方面意识到文化局内人的观点是心理学理论的来源、在方法论方面关注本土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研究的相互作用、在实证研究中趋向整合。 根据文化转向的心理学的三种研究模式及其发展趋势,本研究阐述了一个在适当的分析水平上确定人类心理的文化普遍性的结构框架。首先从理论和方法论上探讨了如何确定与阐释人类心理的普遍性。这些新出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虽然最初是由各不相同的关注点与目标所引起,但它们正在显示出不完全趋同的迹象,即都趋向于实证发现人类心理的普遍性及其程度。因此,对人类心理的文化普遍性的研究是一个关键性的发展,这个发展有助于对心理过程的文化解释,以及为人类真正共有的特性提供一种更深入的认识。如果没有这种发展,处理人类心理与行为的跨文化的关系就会充满困难,而且会加剧心理学研究的分裂状态。接着,探讨了四种不同的按层次组织起来的关于人类心理的文化普遍性水平。这四种心理的普遍性水平分别主张不同程度的心理普遍性,即真正的普遍性、功能的普遍性、存在的普遍性和非普遍性(即不具有普遍性)。最后,探讨了能够扩展对心理普遍性的认识的三种跨文化研究策略,即两种文化比较策略、三种文化比较策略以及多元文化调查的方法。当然,心理学家还可以利用一些相对简单的研究策略,即非多元文化的研究策略,再结合来自人种志、人类学的证据以及有关的档案资料,阐明把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人类统一起来的心理成分。 本研究尝试进行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探讨文化转向的心理学的三种研究模式的发展趋势;第二,探讨人类心理的普遍性水平;第三,探讨检验人类心理的普遍性假设的研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