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变更会计政策及披露盈利预测信息的行为,都会通过影响财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导致社会利益的调整。目前我国盈利预测信息的披露制度虽为自愿披露,但是只要上市公司披露了盈利预测信息,注册会计师就需要审查编制该信息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实际采用的相关会计政策是否一致,并出具审计报告。由于2001年和2006年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改革,部分披露盈利预测信息的上市公司在此期间变更了会计政策,出现编制盈利预测信息采用的会计政策与实际不一致的现象。而会计政策变更是上市公司管理盈余的重要手段,那么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是否与高质量的盈利预测信息相关,解决这个问题对规范会计政策变更行为和盈利预测信息披露行为,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及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契约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设理论为理论支撑,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剖析我国IPO公司会计政策变更和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现状的基础上,对2001年至2009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分析,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会计政策变更与盈利预测的相关性。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本文主要结论:披露盈利预测信息的IPO公司的会计政策中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并且会计政策变更中的盈余管理程度与盈利预测信息质量正相关。并结合实际提出降低会计政策变更中盈余管理程度及提高盈利预测信息披露质量和意愿的建议。针对会计政策变更与盈利预测相关性的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不仅研究了会计政策是否变更与盈利预测的相关性,而且区分了不同性质的会计政策变更与盈利预测的相关性,但是从管理盈余的角度分析会计政策变更与盈利预测的关系的研究还很少。从管理盈余的角度探讨会计政策变更与盈利预测的相关性是本文的创新之处。本文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完善我国在会计政策变更和盈利预测方面的会计理论;有利于控制、规范会计政策变更中的盈余管理行为;有利于提高盈利预测信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