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绪自我调节是指个体通过一定的方式在情绪唤醒状态中对自身表情、行为等方面进行的改进和修正,以实现个人目标并达到机体平衡。它既是一种过程又是一种能力。其结构的建构一直存在着多元的取向,而近年来,Eisenberg的良好情绪调节结构因其易于操作而受到业界的关注和认可。它包括三个维度:坚持性、顺从性和挫折感。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情绪自我调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情绪自我调节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儿童气质特点和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自我调节的影响被普遍承认,且在国外的文献资料中发现了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但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是少有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验证3岁儿童气质和母亲教养方式与其情绪自我调节之间的关系——3岁儿童气质各维度与其情绪自我调节各维度有显著相关;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与3岁儿童情绪自我调节各维度有显著相关;3岁儿童气质各维度与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对其情绪自我调节各维度有交互作用。本研究的完成可以丰富儿童社会性发展理论,亦可以在实践中为家长提供一个教育依据,要依据儿童气质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养方式培养其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本研究采用情境观察法和问卷相结合的方法。从大连市幼儿园随机抽取3岁儿童34名进行情绪自我调节的实验并对参与实验的儿童及其母亲进行教养方式的观察,使用问卷来测量儿童的气质,请母亲依据儿童近6个月的表现如实填写。最后对3岁儿童气质和情绪自我调节的关系、母亲教养方式和其情绪自我调节的关系以及二者对情绪调节的交互作用进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简单效应分析。本研究的结果表明:1.修订的儿童行为问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工具测量儿童的气质;2.3岁儿童气质与情绪自我调节有相关——气质抑制和气质平静分别与情绪调节的顺从性呈显著正相关;而回避气质的儿童与其情绪自我调节的顺从性、坚持性呈显著负相关,与情绪调节的挫折感呈显著正相关;3.3岁儿童母亲教养方式与儿童情绪自我调节有相关——母亲回避的教养方式与儿童情绪自我调节的坚持性、顺从性呈显著负相关,与挫折感呈显著正相关;而母亲温和的教养方式与儿童情绪调节的顺从性呈显著正相关;4.3岁儿童气质和母亲教养方式对情绪自我调节有交互作用——对于低气质平静的儿童,母亲的高温和教养方式会增加其情绪调节的顺从性;对于高气质趋近的幼儿,母亲的高趋近教养方式则会增加其情绪调节的挫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