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互联网接入系统中信头压缩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协议将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的核心协议之一,但是,对无线网络来说,IP分组信头过大,严重地浪费了宝贵的无线带宽,因此,必须对IP分组信头进行压缩,提高无线带宽利用率。 本论文详细阐述了ROHC协议的原理、工作状态、工作模式,以及状态和模式转移逻辑;介绍了不同类型IP分组的不同压缩策略;分析了ROHC协议的主要压缩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修正和实现;给出了实用的列表压缩编码算法;给出了基于无线信道状态的自适应模式转移方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无线链路环境。 通过仿真,对ROHC协议的关键参数和W-LSB(Windows-LeastSignificantBits)算法的滑动窗口宽度SWW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了优化值,在提高ROHC协议的压缩率的同时又使得ROHC协议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利用SDL语言对ROHC协议进行建模分析,划分了ROHC协议的主要模块,给出了ROHC协议的压缩和解压流程,并对ROHC协议在Linux操作系统中的位置及其与Linux网络协议栈的接口做了详细说明。 对ROHC协议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证明ROHC协议具有很高的压缩率和鲁棒性,对无线IP分组信头的压缩率达到85%以上。 给出了添加ROHC协议的UMTS系统架构,将ROHC协议应用在UMTS系统的PDCP(PacketDataConvergeProtocol)层,对无线分组信头进行压缩处理,节约宝贵的无线带宽资源。
其他文献
软件复用技术是软件工程研究的重点之一,作为提高软件生产率和软件质量的有效方法已日益受到软件工程师们的重视。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Component-Based Software Development
对等网(Peer-to-Peer,P2P)技术是一种构筑在现有因特网基础之上、以文件共享为初始目的而产生的一种覆盖网技术,目前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对等计算、协同工作、资源搜索与共享
下一代网络和新一代业务支撑环境有利于快速、灵活的业务开发和部署。应用服务器是新一代业务支撑环境中一个主要的功能实体,它通过开放的协议或API与软交换设备交互来间接地
随着IP技术的发展,基于IP技术的各种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不但在计算机界,而且在通信界也越来越重视对IP技术的研究。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通信网络的需求,经过多年的努力,产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信息逐步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如何高效、准确地利用互联网上的有用信息已成为人们关心的课题。对于生物信息学研究者来说,能否充分利用国际国内
电子商务系统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来实现商品销售和管理的智能系统,它由销售交易中心和若干销售终端组成,终端通过CDMA网络接入。 论文总结了笔者参与电子商务系统数据库设计
PDSN是分组数据服务节点的缩写。PDSN模拟器是我们与北京首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一个无线接入网(RAN)和分组交换公共数据网(PSPDN)之间的网关。其主要的功能是为终端用户
本文通过对网格资源管理中网格资源描述、发现、调度以及QOS保证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在网格市场经济资源管理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计算期望的网格资源管理模型。具体研究
形式概念分析是德国学者Wille于1982年作为一种数学理论首先提出的,概念格结构模型是它的核心数据结构。概念格本质上描述了对象和属性之间的联系,表明了概念之间的泛化和例
工作流技术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软件技术,它在不同的行业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工作流技术得到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实现了信息系统的应用逻辑与过程逻辑的分离,是实现业务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