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协议将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的核心协议之一,但是,对无线网络来说,IP分组信头过大,严重地浪费了宝贵的无线带宽,因此,必须对IP分组信头进行压缩,提高无线带宽利用率。
本论文详细阐述了ROHC协议的原理、工作状态、工作模式,以及状态和模式转移逻辑;介绍了不同类型IP分组的不同压缩策略;分析了ROHC协议的主要压缩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修正和实现;给出了实用的列表压缩编码算法;给出了基于无线信道状态的自适应模式转移方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无线链路环境。
通过仿真,对ROHC协议的关键参数和W-LSB(Windows-LeastSignificantBits)算法的滑动窗口宽度SWW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了优化值,在提高ROHC协议的压缩率的同时又使得ROHC协议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利用SDL语言对ROHC协议进行建模分析,划分了ROHC协议的主要模块,给出了ROHC协议的压缩和解压流程,并对ROHC协议在Linux操作系统中的位置及其与Linux网络协议栈的接口做了详细说明。
对ROHC协议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证明ROHC协议具有很高的压缩率和鲁棒性,对无线IP分组信头的压缩率达到85%以上。
给出了添加ROHC协议的UMTS系统架构,将ROHC协议应用在UMTS系统的PDCP(PacketDataConvergeProtocol)层,对无线分组信头进行压缩处理,节约宝贵的无线带宽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