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换中SIP与ISUP协议互通问题的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qjh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IP技术的发展,基于IP技术的各种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不但在计算机界,而且在通信界也越来越重视对IP技术的研究。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通信网络的需求,经过多年的努力,产生了许多新的通信技术--例如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智能光网络技术、软交换技术等等。由于这些技术和现有的通信网技术有着较大的不同,所以将其统称为下一代网络(NGN)技术。下一代网络是以IP技术为核心的,它的发展是一个演进的过程。为了保护网络运营商现有设备的投资,就必须考虑下一代网络和现有网络的互通问题。 本文着重研究软交换网络中SIP协议与现有七号信令网中的ISUP协议的互通问题。首先对SIP和ISUP协议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提出基于MGC的信令互通方案,从系统结构、交互方式、消息映射、状态机映射四个部分介绍该方案。在研究基础上本文给出了基于MGC的信令互通方案的仿真及分析.从网络模型、节点模型、进程模型三个层次进行系统仿真,并且给出了数据包设计的描述和仿真结果。接着本文在更贴切实际的实验环境下对互通方案进行了测试,证实了本方案的正确性。最后本文建立了M/G/1排队系统数学模型,对互通方案的性能进行分析评估.分析消息队列长度,平均排队延迟,以及排队延迟方差这三项最重要的QoS指标参数,将这三项QoS指标参数的实际测试数据与数学公式下推导出来的数据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并对实际软交换网络提出指导方针。
其他文献
随着军用航空技术的迅猛发展,飞行员感受和所需管理的各种信息爆炸性增加,以CCD作为传感器的各种地基、空基摄像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空间目标往往是淹没在复杂的环境
近年来,互联网中的VoIP业务得到广泛应用,通话模式已由PCTOPC的方式逐渐发展为PCTOPHONE或者PHONETOPHONE,给电信运营企业的传统电信话音业务带来了新的市场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
随着Internet发展进程的加快,网络信息资源在数量上呈爆炸式增长。现有的搜索引擎大多是基于文本和关键字的通用检索,存在查询方式单一、查准率低、用户满意度差等诸多问题。为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及移动定位技术的高速发展,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based services)获得了广泛的推广及应用。通过基于位置的服务,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需要的信息。然而,
近年来,Agent、多Agent系统理论以及与其相关的强化学习等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重视。随着单Agent学习方法的研究成功,人们也将注意力投向了更为复杂的多Agent系统。在很
人脸识别是模式识别领域中一个相当困难而又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同时它也是生物识别领域中的热点课题。人脸识别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广泛地用
Adhoc网络是由一组移动节点组成的自组织网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抗毁性,因此一直倍受军方和学术界的关注。近年由于移动计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便携式笔记本以及各种手持通信
软件复用技术是软件工程研究的重点之一,作为提高软件生产率和软件质量的有效方法已日益受到软件工程师们的重视。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Component-Based Software Development
对等网(Peer-to-Peer,P2P)技术是一种构筑在现有因特网基础之上、以文件共享为初始目的而产生的一种覆盖网技术,目前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对等计算、协同工作、资源搜索与共享
下一代网络和新一代业务支撑环境有利于快速、灵活的业务开发和部署。应用服务器是新一代业务支撑环境中一个主要的功能实体,它通过开放的协议或API与软交换设备交互来间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