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水平运动训练基地是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载体,但我国训练基地与世界体育强国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访谈、个案分析以及实地调查等方法,结合体育学、管理学、建筑学、规划学等学科方面的知识,对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进行科学的分析调研,梳理其在规划、建设、管理、后勤保障、经费来源、信息系统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矛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现有举国体制基础上,高水平运动训练基地在竞技体育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作为国家体育总局系统内直属高水平训练基地,是新中国成立最早、产生冠军最多的综合性国家训练基地。承担着备战奥运、满足国家队日常生活和训练等多重任务,地位十分显著。 第二,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的职责确定了其作为国家高水平运动训练基地的地位。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是为有关国家队提供训练场地,同时还为国家队运动员提供教育培训、科研服务等,具有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开放性的特征,是目前国内最高水平的竞技体育运动训练基地。 第三,目前我国高水平运动训练基地发展存在若干需要解决的瓶颈性问题。主要表现为:在位置规划、布局规划、功能设计等方面;建设周期较长,建设过程复杂;场馆运营管理体制、对外开放与维护管理、经费来源、安全管理机制等方面矛盾突出。 第四,在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大趋势下,我国高水平运动训练基地发展面临的发展形势,要求进一步响应国家事业单位改革总体要求和趋势。未来的发展需要转变发展方式,适应新形势发展需求,实现科学发展;充分考虑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满足我国竞技体育未来发展的所面临的任务;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全面服务国家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要求。 第五,实现我国高水平运动训练基地发展需要从战略高度提出符合我国竞技体育未来发展战略需求的发展思路。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科学合理规划高水平训练基地场馆设施;不断改善后勤保障服务水平;提高基地运营管理的科学化发展水平;通过多元化、多样化等方面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促进我国高水平运动训练基地发展。 总之,我国高水平运动训练基地的发展,既有良好的基础,同时又面临着一系列需要破解的瓶颈性难题,制约着我国竞技体育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只有不断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发展途径,探索新的思路,才能更好地为国家体育事业发展提供高效的服务质量和高水平的训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