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N师大学前教育专业30名师范生和4名专业教师作为调查对象,主要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和实物分析法,概括了N师大学前教育师范生反思能力的现状特征,探究分析了影响其反思能力现状特征的重要因素,综合专业教师和师范生两个角度总结了N师大培养师范生反思能力的成功经验。首先,本研究通过访谈资料了解师范生的反思现状,分析师范生反思的具体特点和差异,其中包含师范生对反思内涵理解、反思围绕的主题内容、反思的频率等方面的状况,并依据师范生反思现状对其反思能力进行初步分析。并且通过访谈分别从心理特征、行为表现、发展状况三个方面概括师范生的反思能力的现实状况。心理特征方面主要概括师范生反思能力包含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特质;行为表现方面主要描述师范生在反思活动发生时会出现观察、合作等行为;发展状况方面则总结师范生反思能力发展包括了其反思自主性增强、反思效率提高以及反思水平的提升等。其次,本研究从积极、消极两方面总结影响师范生反思能力现状的重要因素。积极助力主要包括内容素材、发展动力两方面的因素:内容素材方面分析了师范生丰富的教育实践经历以及充实的教育理论知识使得师范生反思素材不断充实,从内容上保障师范生反思能力得以不断提升和发展;而发展动力方面则是指个体内在驱动以及外在环境的刺激推动等因素促进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发展。而消极阻力主要包括了个人主观与外在客观两方面因素:个体主观方面对主动交流的畏惧心理以及个体惰性对反思能力造成了消极影响;而外在环境方面则是强调了专业上繁重课业负担、学习中与教师交流受限以及性别失衡的困扰等对师范生反思能力的造成不良影响。最后,本研究总结N师大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反思能力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即:第一,纳入培养方案,明确目标导向;第二,渗透内容环节,营造反思氛围;第三,组成小组形式,促成对话交流;第四,突出教师引领,丰富方式方法;第五,构建网络平台,共享交流指导;第六,提供实践机会,养成反思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