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变革引起心理激荡,反映在语言上是一种力求变化的创新心理。创新不一定是创造新词,大多是对原有词语进行再创造,即进行超常的联想或引申。根据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权威公告,“土味”情话成为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之一。与一般网络流行语的单一意义不同,“土味”情话是时下流行的调侃表白情话的一种统称,它具有丰富的词条内容和形式,反映出更复杂的心理基础和社会背景。经过20年左右的发展,语言模因论的理论和应用都得到进一步发展,为语言本体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意义。“土味”情话作为当前新兴的网络流行语,学者们对它的研究大都聚焦于语言本体,而忽略了语言之外的因素——人的情感。情感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核心要素,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参考范式。基于此,本研究不仅从语言模因论角度解读“土味”情话语言本体的特性(字、词、句等),更结合交际主体(人)进行语言交际的动态过程,论述“土味”情话所具有的模因特征、类型、传播方式、情感语用效果。基于从新闻媒体和网络社交平台上搜集的语料以及作者查阅的相关文献,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是文献阅读法和定性研究法。研究发现:首先,“土味”情话可以被看作是语言模因。原因如下:1)“土味”情话具备语言模因的典型特征,即可复制性、传播性。此外,根据说话人的表达诉求,“土味”情话还具有原语言模因交际意图的意外性和双重性。2)“土味”情话符合语言模因的分类标准,即“土味”情话可分为形义复合模因、语形派生模因和语义派生模因。同时,根据“土味”情话创造和意义解读所需的专业知识不同,补充一种分类标准:学科分类。其次,“土味”情话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青年人的广泛传播和使用与它的传播机制与方式密切相关。“土味”情话语言模因的传播机制和方式是基因型传播和表现型传播。最后,成功的语言交际一定是交际双方的互动过程。“土味”情话作为一种话语形式,其解读也应该是双向的,即说话人的表达和听话人的理解。“土味”情话的情感建构机制中,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情感诉求是“土味”情话所传递的核心。因此,本研究是从情感角度探讨“土味”情话的语言功能。在言语交际中,“土味”情话的情感语用效果可归纳为是缩短情感距离、弱化消极性情感语用力度、强化积极性情感语用力度。“土味”情话语言模因的成功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语言模因本身的信息元表征能力、人们的心理取向和语言模因得以表征的触发语境。网络流行语“土味”情话的成功复制和传播影响着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是语言和交际双方情感诉求的结合,即静态的语言本体研究和动态的情感表达相互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