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方式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研究——以苏南四市为例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n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处于由农业发展方式变化带来更多环境污染的阶段,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其引发了严重的水体污染,使农村环境急剧恶化,食品安全性受到质疑,这可能导致农业自身发展面临更多的困难。“十二五”时期,满足城乡居民对农产品数量、质量等更高的需求、促进农业的发展,突破生态环境等的制约,归根到底在于加快转变现有的农业发展方式。   本文基于1988-2008年苏南四市宏观层面的数据,核算并分析了农业主要污染物TN、TP、COD的演变规律;检验了经济增长与TN、TP、COD排放强度的关系是否符合EKC假说;并进一步分析了农业发展方式对TN、TP、COD排放强度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   论文主体的第一部分构建了农业发展方式对农业面源污染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深层次揭示了经济增长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了经济增长,一定的经济增长阶段必然有一定的农业发展方式与之相对应。基于经济增长的EKC分解理论,将农业发展方式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减污效应三个效应,具体细化为农业投入规模、产业结构、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生态建设五个方面。其中农业投入规模属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属于结构效应,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生态建设属于减污效应。农业发展方式通过这五个方面对农业面源污染产生影响。   论文主体的第二部分运用面板数据检验经济增长与TN、TP、COD排放强度的关系是否符合EKC假说,并通过地均实际农林牧渔产值、种植结构、农业结构、劳均耕地面积、科技进步率、观光休闲农业的推行六个指标,深入地分析农业发展方式对TN、TP、COD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苏南四市经济增长与TN、TP、COD排放强度的关系符合EKC假说,转折点分别出现在人均实际GDP37496.91元、36576.92元、40233.80元处,苏南四市2008年实际人均GDP都低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转折点,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左端。因此,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农业面源污染的压力仍将继续加大,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地均实际农林牧渔产值、农业结构、劳均耕地面积对TN、TP、COD三类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影响方向相同,符号为正。种植结构、科技进步率对TN、TP、COD三类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影响方向相同,符号为负。观光休闲农业的推行在TN排放模型中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符号为负,但在TP、COD排放模型均没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随着农业投入、劳均耕地面积、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以及畜禽养殖量的增加,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强度将继续恶化;而科技进步、观光休闲农业的推行将缓解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强度。   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十二五”期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建议,包括:(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体系;(2)促进科技创新,推广环境友好型技术;(3)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环保意识;(4)推进农业规模经营,结合化肥减量化措施;(5)注重农业生态建设,挖掘农业生态功能。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体育越来越国际化,在体育国际化进程中,语言就成了不可缺少的工具,在众多语言中,英语的作用尤为突出。因此,体育大学的学生学好英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微信营销作为网络营销的重要形式,逐渐吸引了大量企业加入其中,在拓展企业销售渠道,提高企业价值等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然而理性来看,零售业在微信营销方式上的应用相
这位老伯,姓沈名昌瑞,江苏吴县(苏州)人,1920年生,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和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院,抗战期间任军政部长陈诚将军的英文秘书。国共和谈时,他为美国特使马歇尔当翻译
日常教学中,教师更多的还是关注学生个体对文本内容的评价,缺少对学生个体评价的再评价,未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相互评价功能的优势.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应避免形式化的组内
在众多日本友好人士中,中岛健藏是我翻译人生中,接触最多、印象最深、更是自己衷心钦佩、崇敬的一位老前辈.据我所知,他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被电周政府请上天安门城楼,与
“吉野”友舰剖腹,毙命黄海受电影《甲午风云》的影响,中国人非常讨厌“吉野”这个名字,原因无他,在中日黄海大战中,“吉野”是我北洋水师最凶悍的对手,它凭借着高航速和速射
一场被国际铁路界一直当作中国历史上首次重大铁路事故的惨剧,却似乎被中国正史完全忽略了。无论是《光绪上谕档》、《光绪朝东华录》、《清史纪事本末》、《光绪实录》、《
期刊
“土地增减挂”工作试点以来,撤村并居是我国多地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形式,旨在推进村民集中居住、土地集中利用、产业合理布局、资源集中共享实现农村治理的更大成效。在这
“32年的编辑生涯中,有什么故事吗?”一位老朋友问。“多着呢。”我说,尤其是一篇摘编稿的故事,很值得咀嚼。(一)那是1991年,我当时在解放日报社理论部任职,参与编辑《人民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