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发展,市场竞争加剧,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流通速率成为产业发展重要的考量要素。在这种趋势下,产业对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有了更加严苛的要求。航空运输作为现代交通方式中最快速的运输载体,能够为时间约束性强的经济活动提供非常有利的竞争条件,因此,航空运输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发独特和重要。以一些发达国家的国际枢纽机场为例,它们已不再仅仅是一个实现人员和货物交换的交通基础设施,而且也是促进信息流、资金流等流通的重要载体。因此,机场已经演变成为能够刺激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极核,并通过放射形的发展廊道,将临空影响扩散辐射,深入区域腹地,对区域产业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组成产生积极影响,最终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以往关于枢纽机场的辐射影响研究虽然涉及空间和产业两个方面,看似全面却各有各的不足。空间研究方面,过去的研究大多只着眼于机场周边30公里范围内的临空经济经常影响区,即常见的空港区、临空经济区、航空城等概念,这些只能算是枢纽机场辐射影响的微观区域。针对枢纽机场对腹地区域的空间影响研究明显缺乏。产业研究方面,既有的研究只是从理想角度阐述枢纽机场通过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忽略了实际产业规划中各行政主体都想要瓜分枢纽红利的盲目性。首都第二机场建设在即,它对京津冀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和就业等诸多方面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带动作用。北京、天津、河北廊坊都力求借助于进出机场的巨大客货、信息和资金流发展本地经济,于是就出现了大兴新航城、廊坊空港都市区的规划方案。如此雷同的临空经济区规划必将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另外产业的同质化将有可能导致恶性竞争并致使区域发展乏力。本文将从枢纽机场、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入手,研究枢纽机场对于区域交通、产业、空间的全面影响,选取传统临空经济圈层外围的城镇空间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全面阐述枢纽机场建设对其产生的各种潜在影响。举一反三,深入地理解枢纽机场对区域的辐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