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度胺对颞叶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微血管上P-糖蛋白和环氧合酶-2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yuanai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沙利度胺对颞叶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微血管上P-糖蛋白和环氧合酶-2表达的影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后续沙利度胺对抗癫痫药物增敏和协同作用的研究提供基础。二、方法1.建立颞叶癫痫大鼠模型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采用氯化锂-匹鲁卡品诱导大鼠自发性癫痫发作,即预先腹腔注射1次氯化锂,20h后腹腔注射匹鲁卡品,若30min内未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则之后每30mmin半剂量追加1次,直到癫痫持续状态出现;60min后腹腔注射地西泮予以终止,若持续状态仍不能控制,则每3mmin再给予1次。健康对照组每次均给予相应溶剂。之后每天从上午9:00至下午5:00观察大鼠的行为活动及精神状态,出现自发性癫痫发作并且频率达到相对稳定状态者(即连续3周,每周自发性癫痫发作次数相近,相对标准偏差<20%),说明颞叶癫痫模型建立成功,纳入后续研究。2.实验分组及给药从诱导癫痫持续状态后第84天开始,每天从上午9:00至下午5:00连续观察1周大鼠自发性癫痫发作的情况(发作次数和等级),作为用药前的对照。第91天,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对照组和沙利度胺处理组,处理组每天上午9:00腹腔注射沙利度胺1次(10mg/kg),作用1周,每天观察其自发性癫痫发作的情况、行为学及精神状态。健康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天给予相应溶剂。3.样本采集及测定沙利度胺作用1周后将所有大鼠处死,取脑,分离海马,拍照记录其形状大小、外观颜色,并称其重量,之后置于福尔马林溶液中4℃保存,免疫组化法测其hilus及CA3区微血管上P-糖蛋白及环氧合酶-2的表达,体视学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4.数据处理采用Excel以及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组间P-糖蛋白、环氧合酶-2表达及海马重量的差异采用多重均数间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之间采用LSD-t检验进行比较;模型成功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体重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处理组大鼠用药前及用药期间自发性癫痫发作次数及等级的差异则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结果1.颞叶癫痫大鼠模型的建立本实验大鼠自发性癫痫发作的成功率为25.86%(15/58),所需匹鲁卡品的平均剂量为(28.75±7.86)mg/kg,死亡率为19.44%(14/72),自发性癫痫发作的平均潜伏期为(47.9±20.6)天,7天内平均每只大鼠自发性癫痫发作次数为(12.0±4.1)次。建模成功的大鼠与健康对照组大鼠相比,从诱导癫痫持续状态开始体重呈现增长减缓、然后停止增长、最后逐渐下降的趋势,60天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直到实验结束。2.沙利度胺对颞叶癫痫模型大鼠体重和海马重量的影响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处理组每天按10mg/kg给予沙利度胺1周大鼠体重没有统计学差异。模型对照组与沙利度胺处理组大鼠海马重量较健康对照组有下降的趋势;而沙利度胺处理组与模型对照组海马重量没有统计学差异。3.沙利度胺抗癫痫作用处理组每天按10mg/kg给予沙利度胺能使颞叶癫痫模型大鼠用药期间自发性癫痫发作频率从(11.9±4.5)次/只下降到(8.0±3.5)次/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沙利度胺还能使自发性癫痫发作等级从(4.9±0.1)级下降到(4.5±0.1)级,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P-糖蛋白表达模型对照组大鼠海马微血管上P-糖蛋白的表达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上调(P<0.05);而每天按10mg/kg给予沙利度胺1周具有逆转颞叶癫痫模型大鼠P-糖蛋白上调的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6)。5.环氧合酶-2表达模型对照组大鼠海马微血管上环氧合酶-2的表达较健康对照组有上调的趋势,而每天按10mg/kg给予沙利度胺1周能使颞叶癫痫模型大鼠环氧合酶-2表达明显下调(P<0.05)。四、结论1.每天给予10mg/kg沙利度胺具有明显的抗癫痫作用,能使颞叶癫痫模型大鼠用药期间自发性癫痫发作频率、发作等级显著降低。2.自发性癫痫发作能使颞叶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微血管上环氧合酶-2表达呈现上调的趋势,而每天按10mg/kg给予沙利度胺1周能显著减少颞叶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微血管上环氧合酶-2的表达。3.自发性癫痫发作能使颞叶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微血管上P-糖蛋白表达明显上调,而每天按10mg/kg给予沙利度胺1周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P-糖蛋白这种上调,使其恢复至接近健康对照组水平,且这种逆转作用与沙利度胺显著减少颞叶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微血管上环氧合酶-2的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日本毛连菜(Picris japoncia Thunb.)为菊科毛连菜属植物,又名羊下巴。生于山坡草地、灌丛中或田边、河边,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及山西等地,其中山西主要分布在太原及周边县市、
本文首先介绍了CSS的相关概念,然后通过实例展示了在网页制作中关于文本、图片及页面方面的应用效果.
期刊
目的红茴香是我国南方常用药材,为木兰科植物莽草Illicium lanceolatumA.C.smith的干燥根皮及茎皮。红茴香注射液是由红茴香制成的现代中药注射剂,为浙江泰康药业有限公司独家品种。本课题主要研究制定红茴香药材和红茴香注射液的指纹图谱检查方法。方法通过实地采集药材样本,查阅资料和专家鉴定,确定药材基源;采用柱层析技术对药材醇提部分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成分研究基础上,采用
国外测井技术新缩写(三)ANNArtificialNeuralNetworks人工神经网络AOTCArcticOffshoreTechnologyConference北极海洋石油技术会议ATSAcousticTelescanner声波电视扫描仪BGO... New Abroad Logging Abbreviation (C) ANNArtificialNeuralNetwork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目的:(1)建立高速逆流色谱(High-speedcounter-currentchromatography,HSCCC)与大孔树脂层析柱结合的方法,用于仙鹤草药效物质的分离纯化;(2)建立多指标成分定量以及指纹图谱分
利用机械系统运动微分方程对矿山机械制动器布置在高速轴时所需的制动力矩与布置在低速轴时所需的制动力矩之比近似等于高低速两轴传动比的反比进行分析。 The mechanical d
一、甲基莲心碱增加K562/G01细胞的化疗敏感性研究。   目的:研究甲基莲心碱(Nef)对K562/G01细胞mdr-l mRNA、P-gP蛋白表达及K562/G01细胞内药物浓度的影响。   方法:采
学位
针对实时数字图像的无损压缩方法进行了分析,采用三级5-3整数提升小波变换,小波变换的高频和低频系数分别采用不同的编码方法。进行了基于DSP和FPGA的压缩系统结构设计,提出了软、硬件并行的方法。进行三级小波变换时,硬件结构能够实现在对当前级小波变换的同时进行前一级小波变换的高频系数编码,提高了压缩系统的实时性。并对压缩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可以对80MB/s的数字图像进行无损压缩,压缩比可以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