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关联、产权经营与产权治理:企业技术创新网络构建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aceturt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竞争的加剧,无论对于企业,还是更大范围的区域和国家,技术创新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参与全球价值网络的生产过程当中,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企业由于在分工中承担过多低端制造环节而陷入技术创新陷阱,同时仅可获得较低的利益分享,产业升级处于缺乏技术创新动力的“低端锁定”状态。  论文基于这一背景,结合互联网的发展,提出技术创新网络的构想,因为这种组织模式能够满足挑选资源、聚合资源、整合资源和利用资源的需要。企业通过构建技术创新网络,以协同创新和战略联盟组合的形式实现技术突破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现创新和能力追赶的可行路径。从产权经济学的视角看,产权结构影响创新资源的契约结构,进而影响技术创新和技术产出绩效,最终影响不同创新主体的租金分配。由此,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产权多维属性的产权裂变和产权碎化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构建的逻辑起点。(2)产权关联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构建的现实基础。产权关联势能和产权强度是影响产权关联和技术创新网络构建的两个重要动因。(3)产权经营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构建和运营的可行路径,其直接结果是企业技术创新资源的重新组合和战略性利用。(4)创新价值链的产权治理机制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保持稳定和高效运行的保障。总而言之,以产权为核心构建企业技术创新网络有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技术创新的边缘逆向突破。  本文创新点如下:第一,创新性地提出了产权裂变、产权关联、产权经营、产权关联势能等概念,是对产权理论的进一步深化研究。第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产权分析框架,为分析具体问题提供理论武器。第三,用产权理论从企业的微观视角分析了技术创新网络的构建、运营和治理,是对现有技术创新方面研究的补充,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斯密、李嘉图、奥林、约翰·穆勒等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家在他们的著作中,不仅令人信服地论证了贸易的静态利益,而且还包含有丰富的关于贸易动态利益(
消费是人们利用社会产品和劳务满足某种需要的行动和活动,是社会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环节。消费需求作为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对经济能
当今世界,开放与合作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中国与俄罗斯具有发展合作的优势和良好的经济基础。加强两国合作不仅适应两地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人的知识正在取代土地、资本而成为直接的生产要素,并直接产生价值。人才作为知识的拥有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正在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