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塑料污染管控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bz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塑料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之一。自1950s以来,塑料的使用量急剧增加,预计在未来的二十年再翻一番。中国是世界上塑料生产和使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广泛地使用塑料会给生态系统带来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塑料问题,中国政府自1999年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逐步加强对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管控。“十四五”规划前期,国家颁布了更加全面完善的塑料污染管控政策,给重点塑料制品控制规划了时间线,制定了任务表。政策环境评价旨在从政策源头防控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因其评价主体具有多目标复杂性、不确定性,指标难以量化等特点,政策环评不易形成标准化的评价流程,给实际操作造成了困难。对中国颁布的塑料污染管控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今后制定相关政策,减少塑料污染,形成物质循环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本文回顾和分析了中国塑料污染控制政策,归纳出政策管控的重点产品、政策目标及实现路径和主要利益相关者等。通过广泛地收集整理数据,量化了重点管控产品基准年(2020年)的使用量,预测了产品在目标年(2025年)的使用量,核算了产品的环境足迹;使用污染物负荷法对中国微塑料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估;使用LDA文本分析模型对利益相关者的观点进行提取,分析塑料污染管控政策的社会反馈。研究结果发现:(1)中国塑料污染管控政策针对的重点产品是以塑料袋、塑料餐具、快递包装和农用地膜等为主的一次性塑料制品。预计2025年,这四类产品的使用量将分别变化-0.22%,139.37%,79.95%和19.41%。既往的政策表现出对塑料袋管控的有效性。随着外卖和快递业的兴起,塑料餐具和快递塑料包装逐渐成为塑料污染管控的重点。(2)在政策管控场景下,2025年四类塑料制品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碳排放量和水资源消耗量比零替代场景高22.27%,12.02%和1.37%;累积塑料污染量低25.66%。(3)根据微塑料生态风险评估结果,中国土壤和沉积物中的微塑料丰度大,并呈现出中度到重度微塑料风险等级,淡水和海洋水体中微塑料污染风险相对较小。(4)根据文本分析模型的结果,中国塑料污染管控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可降解替代品的价格高而品质有待提高,消费者环保意识和行为之间存在矛盾,末端处理和回收利用的信息缺乏等。依据评价和预测的结果,后续政策制定应当着重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提高塑料制品回用和回收率;加快对已进入环境中塑料垃圾的清除;倡导公众养成绿色生活习惯,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公开和宣传末端处理和回收利用的信息,力求实现塑料产业低碳和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高职院校构建心理危机模型、实现心理画像成为可能。要实现基于大数据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模型构建,首要在于建立个体发展状态、社会环境、人际交往、负性情绪在内的危机模型指标体系;其次通过“基于新生心理普查获取个体心理状态基本数据,基于心理状态反馈获取个体当前心理状况直接数据,基于个体生活学习轨迹获取个体当前心理状况关联数据”三大途径架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模型大数据获取路径;最后从“
针对空中对接任务中的目标自主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端到端的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采用近端策略优化算法,Actor网络与Critic网络共享前两层的网络参数,将无人机所拍摄图像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通过策略网络控制多旋翼无人机电机转速,实现端到端的目标跟踪,同时采用shaping方法以加速智能体训练;通过物理引擎Pybullet搭建仿真环境并进行训练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达到设
研究调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和生活行为情况,分析发现,具有不同学习和生活行为情况的大学生,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将睡眠、晚未归、与同学交往、学业、旷课和突患疾病等作为信息采集指标,建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心理危机监测预警体系,进行两级监测和预警,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动态跟踪管理和精准监测预警,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帕金森病(PD)是一种渐进性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与氧化应激、神经炎症、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多种致病因素密切相关。目前临床用于治疗PD的药物主要包括:复方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 B 型抑制剂、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和抗胆碱能药等,缺少可以明确改善病理进展的疾病修饰疗法。在中医学的认知体系中,该病属本虚标实,总由肝肾阴损、气血不足,并与风、火、痰、瘀关系密切。大量临床实践
目的 调查我院风湿免疫科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应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20年1~12月非甾体抗炎药应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112例NSAIDs患者,中胃肠道风险患者占59.8%,高胃肠道风险患者占28.6%,低胃肠道风险患者占11.6%;选择性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艾瑞昔布、依托考昔)占86.7%;非选择性NSAIDs(如
目的:探究非布司他对终末期肾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患者治愈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80例ESRD合并HUA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别嘌醇,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非布司他片,均持续干预12周。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前及干预周期结束后肾功能筛查及相关血清学指标,记录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发生
基于目标跟踪任务,阐述运用深度学习为我方无人机训练跟踪策略,寻找最适于无人机对目标跟踪的深度学习算法,建立了目标跟踪模型,并运用四种算法进行训练,比较了在线训练的指标以及离线执行时的结果,从而在双决斗深度Q学习和近端策略优化中取得了最好的训练效果。
随着集成电路工艺技术呈现日新月异的发展,集成电路工艺实践的教学需要通过现代化的课程设计、完善的教学内容,全面培养学生在集成电路工艺领域的实践能力。通过对集成电路工艺实验教学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环节、课程考核等多方面讨论,展开对集成电路工艺实践课程的研究与探索。以一个电容器的设计和制造贯穿整个课程,综合运用器件仿真软件、版图绘制软件、工艺制造设备、电学测量设备,构建完善连贯的实验流程,以期提升
针对复杂战场环境下雷达探测、跟踪空中目标难的问题,基于模糊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雷达预警范围估计和目标威胁估计模型。通过设置阈值门限筛选,依据雷达网情报信息分发流程,将雷达网情报信息按需分发给雷达站,不仅能为雷达快速发现目标提供辅助情报信息,还能避免出现信息过载的问题。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实现雷达网情报信息的按需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