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背景下湖北中稻高温热害风险评估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zi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球气候及其变率的变化加剧湖北中稻高温热害的发生和发展,已经并且将进一步危害该地区水稻安全生产。基于全球气候模式Had Gem2-ES输出的未来2021-2080年两种典型浓度路径下RCP情景数据,应用双线性内插法插值到湖北省76个气象站点,并利用方差订正法对不同情景模式数据进行订正及检验,得到更加可靠的模拟数据。根据高温热害指标,对当前和未来气候背景下湖北中稻高温热害年际变化趋势和时空布局进行研究,构建高温热害风险评估模型,探究湖北中稻高温热害风险,为当地水稻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得到结论如下:(1)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湖北各地的高温热害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自21世纪初以来高温热害呈现频次高、强度大、范围广的特点。湖北中稻高温热害风险区划的基本分布规律为:鄂东南-鄂西南低山一带是湖北省内风险的高值区,其次为鄂中腹部平原地区,鄂西北部区域风险度最低。(2)由实际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发现,在水稻抽穗开花期,34、35、36和37℃四个等级日最高气温中,水稻结实率与≥35℃等级高温危害积温的相关性最好,复相关系数达到0.96,高温主要影响湖北中稻结实率,造成产量下降,因此选择最高气温35℃作为水稻抽穗开花期的高温热害指标较为适合。(3)未来2种RCP情景下,湖北大部分地区水稻高温敏感期高温热害频率、强度及最长持续天数增加,导致水稻高温热害风险整体呈增加的趋势。未来风险增加幅度最大的地区位于鄂东南大部和鄂西南低山地区,该地区高温热害主要以中度和重度为主,强度及最长持续天数增幅明显,其次为江汉平原和鄂东北地区,该地区高温热害主要以轻度为主,强度和最长持续天数增幅较小,鄂西北地区增幅高温热害风险有降低的趋势,其高温热害频率、强度、持续时间有减小的趋势。未来RCP8.5情景下的风险变幅高于RCP4.5情景,未来RCP8.5情景下的不稳定性较高。(4)未来2种RCP情景下,中稻在7月第5候抽穗开花期的高温热害风险较高,随着时间推迟,风险呈下降趋势。RCP4.5情景下,推迟5d,高温热害风险降低14.46%;推迟10d,风险降低32.13%;推迟15d,风险降低63.59%;推迟20d,风险降低82.20%。RCP8.5情景下,推迟5d,高温热害风险降低15.84%;推迟10d,风险降低35.61%;推迟15d,风险降低56.63%;推迟20d,风险降低78.78%。鄂西北地区中稻花期推迟10d,江汉平原地区推迟15d,鄂东北、鄂东南以及鄂西南地区推迟20d,可大幅减低湖北中稻高温热害风险。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世界苹果生产大国,产量和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然而,在苹果生长过程中,为保证苹果产量及质量,农户会对果树进行疏果处理,许多苹果幼果(thinned-youngapple)被直接丢弃在果园中,造成了大量的浪费。苹果幼果的多酚含量为成熟苹果的10倍,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易于获得的多酚来源加以利用。本研究以短枝富士、粉红女士、金世纪、瑞阳和秦阳五个苹果幼果品种为材料,对其多酚含量、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提升,自动驾驶汽车的研究得到众多学者的青睐。自动驾驶是依赖于计算机处理系统,通过道路环境感知、位置计算、自主决策等协同操纵汽车的技术。然而,自动驾驶车辆终端的存储空间、计算能力以及所载的电池容量难以满足密集计算和时延敏感型任务的资源需求。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EC)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架构,将计算资源下沉至网络边缘,形成分布式计算核心。EC网络具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静脉溶栓治疗轻型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基于头颈CTA评估颅内外血管狭窄和侧枝循环等因素对静脉溶栓临床疗效的影响,以期对以后轻型卒中患者选择静脉溶栓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09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轻型卒中(Minor ischemic stroke,MIS)患者共169例,将MIS定义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目的:1.探讨重度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2.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s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炎性小体在不同干预组胎粪吸入性肺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方法:1.回顾性分析本院新生儿科1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是一项优秀的元素分析技术。相比传统的化学分析手段,具有快速检测、多元素实时分析、远距离探测、无需样品预处理以及无损检测等诸多优势。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环境监测、土壤检测、生物制药、艺术品鉴定等等。但是由于其较低的灵敏度以及对痕量元素较差的检测极限,制约了 LIBS技术的成品化和商业化。因此,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方法提高光谱信号,降低激光波动带来的误差,其中
本文主要通过Modern‐Er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version2(MERRA-2)再分析资料、Microwave Limb Sounder(MLS)卫星资料和Whole Atmosphere Community Climate Model(WACCM)模式分别讨论了北太平洋海温(SST)与北极涛动(AO)和
本文基于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针对典型强对流天气的飑线系统,通过二维飑线理想试验和真实飑线天气系统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了飑线系统对关键环境因子的敏感性响应,分析了初始低层湿度、环境垂直风切变和温度垂直廓线对飑线系统结构和强度的影响,指出了飑线系统结构和强度对初始环境场的敏感性,揭示了飑线系统发生发展的前导特征及其结构和强度的演变特征。全文主要结论如下:二维飑线理想系统下,温湿场的改变会
作为第一颗搭载了LMI(Lightning Mapping Imager)探测仪并在东半球上空运行的静止气象卫星,FY-4A(Feng-Yun-4A)LMI能够很好地指示强对流并弥补雷达观测资料在时空分辨率上的缺失。为了将FY-4A闪电资料应用到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1)FY-4A闪电资料的特征分析:通过FY-4A闪电资料和ADTD(Advanced Time of Arriv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区域性空气污染现象在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地频发。大气污染物不仅会危害人类身体健康,而且会影响气候变化。尽管近年来中国大多数地区的空气质量已有显着改善,但有学者指出PM2.5浓度的降低加剧了对流层O3污染[1],O3污染问题依然严重。地面O3是由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阳光的照射下通过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生成。传统的空气
对四川与重庆地区送检的病鹅进行病原检测,通过细菌培养和PCR检测排除了细菌和常见病毒(鹅细小病毒、鹅圆环病毒、鹅星状病毒、鹅冠状病毒、鹅副粘病毒和禽流感病毒)感染。随后将研磨病料的上清过滤并接种健康鹅胚,盲传10代,以此分离未知病原。对盲传尿囊液进行病毒DNA与RNA核酸抽提,并将核酸送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进行病毒全基因组从头测序(de novo sequencing),发现了一种新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