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N总线的联合收割机测控系统集成技术的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rong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合收割机是现代主要农业机械之一,已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农业生产中。传统的联合收割机在使用中大多靠操作者的感官和经验观察机器的工作情况,机手的工作强度高,对机手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存在可靠性差、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少数联合收割机上安装了监控及自动报警装置,使操作者能随时掌握某些工作部件的运行情况,及时调整机器的工作条件和参数。但是,这些监控装置中各参数之间相互独立,各个子系统之间没有联系,影响了子系统功能的发挥,导致整机性能下降。为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采用集成技术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整机性能。   本文是针对课题组开发的切纵流联合收割机前进速度智能控制器、联合收割机损失量实时检测模块、联合收割机电气系统开机自检模块、联合收割机液压系统故障监测模块以及联合收割机作业流程故障诊断模块5个相互独立的测控模块通过CAN总线进行集成技术的研究。以CAN总线为纽带将各个子系统进行集成,所组成的网络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因信息无法共享而造成的整机性能的下降可以得到有效地改善。通过选择合适的上位机系统,利用CAN总线技术在上位机上显示各个模块的工作状态并实时显示相关参数,使操作者能够更好的掌握机组的工作状态和调整工作参数,降低机组的故障率。   本文分析比较几种常用的现场总线各自的优缺点,并根据联合收割机的特点和工作环境,选取了CAN总线作为切纵流联合收割机测控集成系统的通信总线;以ARM作为切纵流联合收割机上位机监控系统的微处理器,以现有的切纵流联合收割机前进速度智能控制器、联合收割机电气系统开机自检模块等测控模块作为下位机,完成了切纵流联合收割机测控集成系统硬件部分的搭建。其中,下位机通信模块由CAN控制器SJA1000、CAN收发器PCA82C250等组成;根据CAN总线通信协议iCAN协议,为切纵流联合收割机测控集成系统制定了系统的通信协议。上位机采用EVC(Embedded Visual C++)作为开发工具,运用模块化编程方法,编写了运行于Windows CE嵌入式平台下的人机界面应用程序。采用Keil C51编写了下位机CAN通信程序;在分别测试上位机及下位机能够正确通信后,将上下位机连接在一起构成切纵流联合收割机测控集成系统进行整体的室内通信模拟试验以及联合收割机上测控集成系统的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切纵流联合收割机测控集成系统能够可靠、稳定的工作,达到预期目的。
其他文献
小天体探测是深空探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近30年来小天体探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NASA,ESA和日本空间局等机构相继发射了一系列的小天体探测器,极大的推动了小天体科学的研
管道是石油、天然气勘探和运输的生命线,其检测和维护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管道的检测以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NDT)技术为主,其中,涡流检测(Eddy Current
随着航空航天空间探索的发展,自主交会对接等太空任务的实现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其中的目标相对姿态测量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点云配准是计算机视觉领
受疫情影响,教育部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迟开学,并提出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2月10日开始,中小学生陆续进入网课模式.很快,“网课”就登上了微博热搜,有人叫好,也有人
期刊
高压和超高压架空输电线以钢芯铝绞线为主,在芯部的镀锌钢绞线的周围捻合铝绞线。电流主要分布在铝线上,抗拉力主要由钢绞线承担。覆冰跟断股是输电线两种最主要的损伤形式。若铝绞线断股,导致局部电阻增大,使导线局部温度升高,也加快了损伤部位的老化。而钢芯断股则削弱了导线的抗拉强度,会导致导线断裂。结构健康监测技术(SHM)是当前工程界与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它是一种在线、实时有效的获取结构状态信息的方法。本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0Cr18Ni9不锈钢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以及耐蚀性、耐热性,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学工业、核反应堆等高温领域。目前国内对高温环境下0Cr18Ni9不锈钢疲劳、蠕变及蠕变-疲劳裂纹扩展等
下一代微电子制造、精密计量以及物理前沿探索等领域将要求提供亚纳米甚至皮米量级超精密位移测量技术设备作为基础支撑和关键手段。经典的外差激光干涉测量技术设备已被广泛
生物特征识别是未来最具潜力的身份认证技术。然而,当前大部分已知的生物识别方法都是基于二维或三维图像采集和处理,均存在种种不足,在采集成本、易用性、无创性和可靠性之间不
农谚说,“七九八九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当前,“雨水”已过,全国春耕备耕和春季田管进入了关键时期.各地要在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坚持“因地因苗、分类管理,肥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