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加之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日益强烈。作为五大幸福产业之一的旅游业,逐渐成为人们缓解压力、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旅游者对旅游的追求实质上是对体验的追求。旅游体验作为旅游研究的重要内核,已成为学术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体验类型理论认识到了旅游者的差异性,该理论不论是在个体旅游体验的获得,还是在旅游场域的规划发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加之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日益强烈。作为五大幸福产业之一的旅游业,逐渐成为人们缓解压力、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旅游者对旅游的追求实质上是对体验的追求。旅游体验作为旅游研究的重要内核,已成为学术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体验类型理论认识到了旅游者的差异性,该理论不论是在个体旅游体验的获得,还是在旅游场域的规划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相关学者们的研究总结,发现当下旅游体验类型理论存在分类依据不明确、研究缺少规律性、分类内容和结果不对等、缺乏对实践指导、研究获取资料方式欠妥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文章借鉴了“体验”中英文词义解析、各学科对“体验”的释义、旅游体验现有研究以及地方感理论等四方面对“体验”的理解,从场域视角对在地旅游体验类型进行分析。在文献研究和逻辑推演的基础上,运用质性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旅游场域网络文本资料的对比和编码分析,结合心理学情绪情感理论,探讨构建了在地旅游体验类型及生成机制的模型。笔者从中受到很多启发,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体验类型研究上作了一个全新的探索,提出旅游体验类型研究的新标准:“感”。旅游中的体验具备结果性和整体性特征,是一种具有个人色彩的综合心理感知。体验类型的探索应从结果感知和整体性上把握,期望为当前研究出现的多而乱的局面提供一个新的借鉴,使未来旅游体验类型的研究具有针对性。第二,划分八大旅游场域类型。运用逻辑推演方法,共提取出八大主要旅游场域,分别是观光场域,休闲康养场域,娱乐场域,竞技场域,文化科普场域,情感追溯场域,精神感化场域以及复合场域。不同场域类型具有明显的特点,其为旅游者提供的体验类型具备独有的特征。旅游场域类型的梳理总结,为旅游体验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提取九个旅游体验亚类属,统筹于三大旅游体验类型。九个旅游体验亚类属分别是美感、闲适、兴奋、代入感、成就感、得益感、归属感、朗悟感、趋近操弄。三大旅游体验类型除已有的愉悦体验外,文章提出意义体验、趋近操弄体验,这也是本文的一大创新点。第四,基于旅游体验类型的分析总结出体验生成的机制。文本分析显示,场域内的大众旅游者注重对体验结果的寻求,其体验生成机制:感知→认知→情感→精神,其中感知层次体验的生成遵循:刺激—反应模式;认知层次体验的生成遵循:学习—汲取模式;情感层次体验的生成遵循:联想—认同模式;精神层次体验的生成遵循:反思—升华模式。场域内的旅游爱好者注重对体验过程的品味,其体验生成机制:不断投入→反复强化→自我满足→意识消失,如此一个循坏往复的过程,此类群体具有专注、易被诱惑的人格特征。同时针对体验的生成机制,文章依据对文本资料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措施,期望为旅游场域的规划设计和旅游者个人理想体验的获得提供借鉴。本文还存有不足之处,例如方法使用不成熟,缺少数量实证研究等。文章在最后总结提出旅游体验类型研究的新框架:主体验+二级、三级体验+贯穿性体验,形成以主体验为基础的体验群。未来旅游体验的研究可在此框架下专门针对特定场域去深入挖掘,继续完善旅游体验类型理论,为旅游者体验的获得和旅游场域的规划设计提供进一步的指导。
其他文献
污染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已影响了自然环境,既限制了经济长期发展,也不利于自然生态持续,转变发展方式成为了当前的迫切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开始推行绿色金融,以金融促环保,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绿色信贷。绿色信贷作为一种污染防控的措施,主要通过信贷手段限制污染企业融资,进而影响其生产方式的转变,达到污染治理的主要目的。中国绿色信贷已开展数年,一些学者提出其存在政策法规不完善、体系制度不健全及环境信息披露不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互联网金融的深入发展,银行业的开放程度日益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内部外部环境都较之于以前发生了巨大变化。存贷利差收窄、竞争的同质化增强等等现实的情况使得银行单纯依靠传统的业务获得收益变得愈发困难,故而银行转型促使自身实现多元化经营成为了行业发展的态势。在这一过程之中,一方面多元化的经营可能带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而对银行的绩效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贯彻实行多
近年来,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并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调整其发展战略。现代企业生存之本——创新,就变得尤为重要。为了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选择国际化战略,日渐成为众多企业提升内部技术能力和创新成果的重要方式。然而伴随着公司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大部分国内企业往往只注重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而缺乏对企业自身知识产权管理的关注,这导致了大量技术创新
在电子商务以及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进行消费,并愿意在网络平台上分享自己对商品或服务使用体验的评论。通过对在线评论的挖掘和分析可以为其他消费者提供多方位的产品使用体验信息,帮助潜在消费者做出更好的购买决策;同时也可以使商家进一步了解自身产品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优化其管理策略、改进产品或服务质量、强化自身竞争优势。目前,在线评论相关的研究引起国内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对酒店和
经济的增长并不应该总是伴随着对环境的消耗。两次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的经济增长伴随的是对化石类能源的使用数量急剧增加和污染物排放的加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注意到了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并开始着手寻求解决办法。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第一届人类环境会议,会议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这一国际性的环境会议引起了各国的重视。此后,世界各国关于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交流活动日益频繁,绿色发展、可
近年来,O2O与外卖相结合的方式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从药品到水果蔬菜,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卖方式进行日常物品的购买。起初大多数平台将配送服务外包出去,但随着外卖市场的竞争愈渐激烈,各大平台都部署了自己的物流体系,提升配送服务水平。外卖配送环节是消费者最能直接感受服务质量的一个环节,而之前有关外卖配送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运力调度、路线优化以及购买力预测等方面,有关外卖配送服务失败的实证研究少之又少
近年来,随着微博、Twitter、抖音等不同类型的社交软件不断兴起,碎片化的社交方式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网络舆情传播逐渐替代传统舆情传播,成为社会主流导向的重要媒介方式。人们需要突破传统舆情研究方法,从碎片化信息的视角出发,探索舆情演化的内在机理和相关规律,这对掌握舆情发展的动态及规律,对舆情的应对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舆情发展为例,对碎片化的疫情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信息质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中生情绪弹性、学业压力与抑郁倾向的关系,并制定有效的团体辅导方案提升高中生的情绪弹性水平。研究一通过《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中学生的学业压力问卷》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分别考查高中生的情绪弹性、学业压力和抑郁倾向现状以及相互的关系。通过构建情绪弹性对抑郁倾向的总效应模型和学业压力的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的探究学业压力在情绪弹性和抑郁倾向间起到的中介作用。研究二采用实验
丁福保是近代著名的知识分子,他在许多领域都颇有建树,一生著作等身,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现在学界对于丁福保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丁福保在医学及国学事业上的成就,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值得注意的是丁福保也是一名佛教居士,他在佛学上也有很大的贡献,目前对于丁福保佛学方面的研究鲜有人关注,研究成果也相对薄弱。本文以丁福保与近代佛学为主线进行考察。首先,从大的时代背景切入,分析近代居士佛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