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κ Bp65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胃癌作用机理中的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key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胃癌是世界上第二位高发恶性肿瘤。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人群中具有较高感染率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与胃癌的关系业已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毒力较强的CagA H·Pylori。1994年国际癌肿研究机构根据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胃癌发生过程中的演变规律,将H·Pylori列为第一类致癌原。 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是一类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内的重要转录因子,因其调节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等转录、表达,而在免疫紊乱及炎性疾病中研究较多。近年来,发现NF-κB调节细胞增殖基因及抗凋亡基因表达,与肿瘤有密切关系。在胃癌细胞株、白血病、乳腺癌、胃癌组织中观察到NF-κB表达及激活。同时有研究证实CagA+H·Pylori可使胃上皮细胞内的NF-κB激活转录、表达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导致胃炎发生。 本实验通过观察胃癌、癌前不同阶段的形态学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NF-κB p65 mRNA及靶基因C-myc、CyclinD1、Bcl-xl的蛋白表达,分析其间的关系,探讨CagA+H·Pylori感染致胃癌的可能机制。 方法:(1)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Warthin-Starry细菌染色和抗Cag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定290例病变组织中CagA+H·Pylori及CagA-H·Pylori感染。(2)采用HID-AB(pH2.5)-PAS粘液染色结合光镜观察确定肠上皮化生分型。(3)H·E染色,光镜观察不典型增生分级、胃癌分型的病理组织学诊断。(4)原位分子杂交检测NF-κB p65 mRNA、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myc、CyclinD1、Bcl-xl蛋白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1)从H·Pylori感染部位分析,CagA+H·Pylori感染的阳性率以胃窦部最高:从感染病变组织分析CagA+H·Pylori在不同形态病变组织中,阳性感染率以肠上皮化生最高;在不同类型肠化、不同级别不典型增生及不同类型胃癌组织之间,CagA+H·Pylori感染阳性率在Ⅲ型肠上皮化生、Ⅱ~Ⅲ级不典型增生和肠型胃癌组织最高,差异有显著性。 (2)NF-κB p65 mRNA及三种靶基因在H·Pylori感染的Ⅰ~Ⅱ型肠上皮化生、Ⅲ型肠上皮化生、Ⅰ级不典型增生、Ⅱ~Ⅲ级不典型增生、弥漫型胃癌、肠型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
其他文献
“金吉李”是从济源“黄甘李”芽变中选育出来的李新品种,2006年2月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    树姿半开张,树冠圆头形或半圆形,主干粗糙,树皮纵裂,灰褐色。枝条较密,多年生枝褐色,一年生枝棕红色,光滑无毛。叶片长卵圆形,黄绿色,有光泽。花芽鳞片棕褐色,花白色。树势中等,萌芽率高,成枝力强。初结果树以长果枝结果为主,进入盛果期后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采前落果轻,
幼龄及初结果期的杏树一般生长旺盛,树冠扩大迅速,新梢生长量大。并常抽生二三次枝。此期修剪应兼顾整形和结果两个方面。对主、侧枝延长枝要轻剪长放.一般留全枝长的2/3进行短截
化学学科深度学习旨在通过具有化学学科特色的挑战性任务,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指向深度学习的化学教学设计是单元学习主题统领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具体包括:确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tumor angiogenesis)是肿瘤的标志之一,在肿瘤的生长、转移等生物学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和基因治疗正在进行实验和临床研究,初步结果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药花蜜作为药食同源的滋补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产品价格也日趋上涨。作为一名有着32年养蜂经验的老蜂农,特向蜂农朋友介绍甘肃省三大
玉西红蜜桃是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用晚红蜜做母本、地方品种八月鲜和眉县冬桃的混合花粉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果实圆球形,单果均重350g,阳面着玫瑰红色;果肉细密,味甜,硬度大;在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