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自我概念、自我接纳和欺负行为的相关关系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ou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研究表明,初中生欺负行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并且对欺负卷入者的身心健康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国内外的心理学家针对该问题展开了大规模的探索研究。大部分是从欺负方式、家庭教养方式、学校环境及同伴关系入手进行研究。针对初中生欺负者类型与自我概念、自我接纳之间关系进行研究文献并不多。个体的任何行为都是根据对自己进行判定之后,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模式而作出的选择。那么我们姑且把欺负行为看做是个体对自我概念判断失误所采取的过激行为。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自我概念、自我接纳和欺负行为的研究找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今后中学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使用陈世平翻译修订的Smith版儿童欺负问卷、温州大学教育心理学徐婷婷编制的自我概念量表、丛中和高文凤1999年编制的自我接纳问卷对开封、许昌两个地区六所中学,共60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本研究包括两个部分,研究一对初中生自我接纳、自我概念现状人口统计学变量现状进行分析,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初中生自我接纳与自我概念是否存在相关。为研究二做铺垫。研究二对初中生欺负行为现状进行描述与分析,并探讨欺负卷入者与自我概念、自我接纳之间的关系。结论如下:第一、初中生自我接纳水平在性别、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第二、初中生自我概念水平在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存在显著差异。第三、初中生有15.72%报告具被欺负行为,19.6%报告具有欺负行为,双重欺负者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2.01%。第四、初中生欺负行为在性别存在显著差异,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差异不明显。第五、初中生欺负行为与自我概念、自我接纳显著负相关。
其他文献
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还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动手实践”。因此,体验教学被提到
教师的发展和成长是近年来国际教师教育领域的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目前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人口素质的战略要求。教师作为持续发展的个体,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
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对于实践领域的生命力和发展状态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综观我国远程教育的快速发展历程和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我们在欢欣鼓舞而自豪的同时,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煤炭工业的科学发展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自2005年颁布实施《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以来,我国煤炭行业开始出现大规
主观幸福感和乐观是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门主题。一般认为,社会比较方向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之一,而人格特质则是影响社会比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