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0年以来,股权质押凭借其操作简便、流动性好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企业控股股东的青睐。但是,质押物股权价值的波动,可能导致控股股东面临控制权被削弱或丧失的风险。控股股东为了维护股价的稳定,可能会通过手中拥有的控制权对影响企业股价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干预,导致企业投资效率下降,而对于任何企业,不断提高投资效率是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文通过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展开研究,并进一步探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影响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具体作用路径,同时探究媒体关注度在其中所起到的调节作用,为市场、企业投资者以及政府部门合理配置资源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
首先,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加大企业两权分离程度的原理,基于信号传递理论,探究了媒体在资本市场上是否能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基于融资约束理论,探讨了自由现金流水平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据此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随后,以我国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媒体关注度的调节作用以及自由现金流的中介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非效率投资产生正向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中,该正向关系比在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且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通过作用于企业自由现金流水平进而影响企业非效率投资。同时,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度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正向关系中起着负向调节作用,企业受到关注度越高,控股股东侵占企业利益的动机将会降低,进而降低企业非效率投资水平;最后,结合本文研究结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
本文的贡献之处在于从中间机制的角度进行研究,引入自由现金流,有利于企业更深入的了解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路径,帮助企业和控股股东选择恰当的融资方式,合理配置资源;同时,引入媒体关注度,研究其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影响中的调节作用,为促进我国新闻媒体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证据,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股权质押制度提供有力支撑。
首先,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加大企业两权分离程度的原理,基于信号传递理论,探究了媒体在资本市场上是否能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基于融资约束理论,探讨了自由现金流水平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据此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随后,以我国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媒体关注度的调节作用以及自由现金流的中介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非效率投资产生正向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中,该正向关系比在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且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通过作用于企业自由现金流水平进而影响企业非效率投资。同时,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度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正向关系中起着负向调节作用,企业受到关注度越高,控股股东侵占企业利益的动机将会降低,进而降低企业非效率投资水平;最后,结合本文研究结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
本文的贡献之处在于从中间机制的角度进行研究,引入自由现金流,有利于企业更深入的了解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路径,帮助企业和控股股东选择恰当的融资方式,合理配置资源;同时,引入媒体关注度,研究其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影响中的调节作用,为促进我国新闻媒体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证据,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股权质押制度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