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5年服务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大产业以来,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升,随着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虽然改革以制造业为突破口和集中点,但是其深层次的内核是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在改革持续推进的进程中,随着服务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新旧动能转化逐渐实现,但同时,供给侧结构矛盾对新经济、新产业蓬勃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其中优化营商环境成为持续推进服务业市场发展的首要抓手。因此,构建公正化、国际化、法制化营商环境来展现一国或地区吸引投资、贸易和人才的魅力至关重要。从2018年至今,世界银行发布的我国营商环境排名一直在大跨步上升,营商环境虽有大幅度提升,但与世界前沿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推动我国服务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仍大有可为。基于此,本文以服务业上市公司为例探讨营商环境如何促进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营商环境对不同服务业细分行业的影响程度有什么区别?营商环境对不同区域的服务业上市公司影响有什么差异?
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后,本文发现,营商环境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试图从企业层面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运用2009-2018年服务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多元层次回归分析,同时引入公司规模、公司管理效率、资本结构、研发管理水平、盈利水平等控制变量,来探讨营商环境如何影响服务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
论文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总体上2009-2018年,我国服务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趋势明显,不同细分行业以及不同地区增长幅度各有不同,但达成一致的是:技术进步是服务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从细分行业来看,房地产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环境与公共设施管理、教育业、文化娱乐业等行业的全要素增长率都高于服务业整体的平均水平,从地区分类角度看,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服务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与全国水平基本一致,而东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稍显落后。(2)我国营商环境近几年实现“三级跳”的大跨越发展,营商环境优化成果显著;2009-2018年10年间,营商环境竞争力综合得分较高的三个地区是:北京市、上海市以及广东省。分区域角度来看,东部地区的营商环境水平最高,同时各区域营商环境均有出现发展不平衡情况。(3)营商环境对我国服务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不同细分行业、不同区域影响程度不同。从营商环境的公因子来看,发展潜力因子和创新升级因子对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经济活力因子的正向作用显著性较弱;从行业类型细分来看,相比于非生产性服务业,营商环境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指数以及技术效率的的影响更显著;从区域细分角度看,营商环境对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服务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影响较大,对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影响较小。(4)研发水平、盈利能力对服务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公司规模和管理费用率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负向影响,资产负债率对服务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负向影响,但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后,本文发现,营商环境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试图从企业层面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运用2009-2018年服务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多元层次回归分析,同时引入公司规模、公司管理效率、资本结构、研发管理水平、盈利水平等控制变量,来探讨营商环境如何影响服务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
论文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总体上2009-2018年,我国服务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趋势明显,不同细分行业以及不同地区增长幅度各有不同,但达成一致的是:技术进步是服务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从细分行业来看,房地产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环境与公共设施管理、教育业、文化娱乐业等行业的全要素增长率都高于服务业整体的平均水平,从地区分类角度看,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服务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与全国水平基本一致,而东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稍显落后。(2)我国营商环境近几年实现“三级跳”的大跨越发展,营商环境优化成果显著;2009-2018年10年间,营商环境竞争力综合得分较高的三个地区是:北京市、上海市以及广东省。分区域角度来看,东部地区的营商环境水平最高,同时各区域营商环境均有出现发展不平衡情况。(3)营商环境对我国服务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不同细分行业、不同区域影响程度不同。从营商环境的公因子来看,发展潜力因子和创新升级因子对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经济活力因子的正向作用显著性较弱;从行业类型细分来看,相比于非生产性服务业,营商环境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指数以及技术效率的的影响更显著;从区域细分角度看,营商环境对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服务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影响较大,对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影响较小。(4)研发水平、盈利能力对服务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公司规模和管理费用率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负向影响,资产负债率对服务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负向影响,但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