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故障振动调幅调频信号解调方法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pt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齿轮传动系统在汽车、船舶、航空等众多领域中应用广泛,故障齿轮的振动信号总会表现出幅值调制和频率调制的特征,利用振动信号调制边带的变化规律来进行齿轮故障诊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基于单级定轴轮系的动力学模型,考虑系统存在谐波形式的转速波动,理论上分析了齿轮在平稳型、冲击型故障时振动响应信号的频谱特征,并提出了新的平稳型故障振动信号调幅调频数学模型。所提模型在调幅部分和啮合频率载波部分中都有频率调制,且调幅部分的频率调制强度与转速波动率有关、载波部分的频率调制强度与转速波动率和故障齿轮齿数的乘积有关。集中参数模型数值仿真和单级定轴齿轮箱实验中振动加速度信号的调制边带特征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基于齿轮故障调幅调频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啮合频率附近振动信号的通用精确幅值解调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希尔伯特变换构造优化目标函数、平方解调构造约束方程、最小二乘优化算法求解调幅参数,可以重构出欠调制和过调制信号的真实调幅。仿真表明,所提幅值解调方法的精度高、抗噪性好,且不会产生多余的频率成分。对于过调制信号的解调效果远好于希尔伯特变换解调法、基于平方解调和最小二乘优化算法的新幅值解调法。实验表明,轻微平稳型故障时啮合频率附近的振动信号表现为欠调制,严重平稳型故障则会导致振动信号出现过调制,根据解调结果的差异可以判断齿轮箱的故障程度。对于不对中加断齿的复合故障实验信号,啮合频率越靠近共振区,振动信号就越容易出现过调制现象。在齿轮故障振动信号的幅值解调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种频率解调方法。该方法利用迭代希尔伯特变换处理幅值解调之后的剩余信号,利用第一类贝塞尔函数恒等式构造约束方程,通过最小二乘优化算法求解调频参数,实现了频率解调和调频信号重构。仿真表明,加噪时希尔伯特变换解调频失效;处理幅值过调制的调幅调频信号时基于贝塞尔函数和最小二乘优化算法的新频率解调法失效;而所提方法求解的调频参数精度高。实验表明,平稳型故障越严重,调频信号的阶次越高、调制强度越大;不对中加断齿的复合故障,啮合频率越靠近共振区所提调幅调频组合解调方法的重构误差就越大,但可根据残余信号诊断冲击型故障,为齿轮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了全球供应链的大范围中断,这种中断一方面使企业运营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由此带来的收入下降和成本增加造成了企业运营效率的损失;另一方面还会经由产业链、供应链以及资金链传导至资本市场,引发外部投资者的负面情绪,对企业短期和长期股票市场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实践表明,许多以开发区为载体的产业集聚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表现出很强的抵御外部风险能力。事实上,开发区产业集聚是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QLED)由于其色纯度高、发光峰可调、可溶液加工等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理想的显示器件。无毒高效的磷化铟(indium phosphide,InP)由于其环保引起了极大关注。最近新兴的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rovskite light-emitting diode,Pe LED)由于其色纯度高、发光峰可调、可溶液加工、
锂离子电池(LIBs)的出现使得相机、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车等可移动电子设备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便捷“移动”,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容量较低、安全性较差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发新型电极材料显得尤为重要。二氧化锡(SnO2)的理论容量比商业石墨大两倍以上,是极具潜力的负极材料。此外,具有CsCl型结构(空间群为Pm-3m)的稀土六硼化物(RB6)中硼原子之间强烈的共价键使之形成空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实现病有所医的理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关于医疗服务体系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前沿热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人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而另一方面,医疗资源投入不足所引起的医疗服务质量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对节省公共卫生支出,改善居民健康,优化医疗服务模式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颁布的关于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基于微透镜阵列的裸眼3D印刷技术,无需借助眼镜、头盔等任何助视设备或观察技巧,即可实现360°全角度范围内的裸眼3D显示效果,能够显著提高产品的信息显示水平、趣味性和防伪性能,增加产品的视觉冲击力和感官体验,大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在包装、印刷、出版、防伪、装饰、显示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化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基于微透镜阵列的裸眼3D印刷技术缺少必要的moiré显示理论分析方法,具体表现为:现有方
近年来,大量的功能性生物活性物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体系,但大多数疏水活性物质由于溶解性低、稳定性差及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玉米醇溶蛋白(zein)具有自组装特性和生物相容性,可作为活性物质输送载体的理想基质材料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及生物效价。但单独的zein颗粒在中性条件下易聚集,稳定性差。本文基于zein与多糖、磷脂及多酚之间的相互作用调控zein颗粒表面特性,发挥不同组分协同功效改善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具有轻薄、低功耗、高对比度、自发光以及可柔性等优势,在显示与照明应用领域中大放光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作为OLED的核心组成部分,一直是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研究热点。当下,提升蓝光OLED的性能、发展纯有机的电致发光材料是OLED显示技术的革新方向,也是我国在新一代显示领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重要突破口。从材料设计角度,开发兼具高固态发光效率(?PL)和高激子利用率(?r)的有
化工园区作为一种化工产业发展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已逐步实现常态化。石油和化工产业的园区化发展必然导致危险源高度聚集,加之化工园区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人员密集等特点,客观上导致化工园区处于高风险状态。除了从本质安全层面着手,尽量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之外,还应着重提升事故应急响应能力,以求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降低社会负面影响。化工园区应急响应具有应急决策的动态性与层次性、应急救援与疏散的冲突性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日益增长的创新需求,越来越多的组织采用团队运作方式,以敏捷处理单个员工无法快速独立完成的复杂性任务。团队成员间的有效知识交流为创造性解决方案的提出与运行提供了保障。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即便是各组织采取多种举措试图鼓励员工进行知识交流(如培育共享文化、搭建共享平台、打造开放的办公空间等),团队成员间的知识隐藏现象仍旧非常普遍。因此,厘清团队成员尤其是团队咨询网络核心成员知识交
飞机梁肋结构件通常服役于恶劣的腐蚀环境下,在长时间的腐蚀环境作用下易发生腐蚀损伤,严重威胁飞机适航性和安全性。轻微腐蚀受损件可通过打磨后采用激光喷丸等表面强化方法进行修复后再次投入使用。受损件经过打磨除腐后,表面将形成由平面、凸圆弧面、斜面、凹圆弧面等组成的复杂几何形状。这些形状以及边缘效应的存在可能会对激光喷丸修复质量(残余应力、疲劳寿命、表面完整性等)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飞机受损件激光喷丸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