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弹拨手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并对此方法与TDP灯照射结合关节松动术对肩周炎的客观疗效进行总结比较,以期对此作出系统、客观、科学的疗效评价,试图探究一个行之有效、经济安全的治疗肩周炎的优佳方法,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肩周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68例符合研究要求的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弹拨手法结合关节松动术组)和对照组(TDP灯结合关节松动术组),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2组病例患者的病情、病程、年龄等基本情况具有可比性。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临床疗效及两组肩关节疼痛指标的变化及肩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1.本研究共完成病例63例,治疗组32例,男性14例,女性18例;年龄40-65岁,平均56.09±6.75岁。对照组31例,男性12例,女性19例;年龄40-70岁,平均57.00±6.04岁。两组病例从性别、病程、年龄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且(P>0.05)具有可比性。2.经t检验,两组治疗前在症候积分、疼痛积分、肩部功能及活动度积分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两组样本来自同一总体,具有可比性。3.经治疗,治疗组(弹拨手法结合关节松动术组)共痊愈13例(40.63%),显效13例(40.63%),有效4例(12.5%),无效2例(6.24%);对照组共痊愈7例(22.58%),显效11例(35.48%),有效9例(29.03%),无效4例(12.91%)。经Ridit分析,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明确的疗效,其中弹拨手法结合关节松动术组疗效明显优于TDP灯照射结合关节松动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中医症候积分方面,弹拨手法结合关节松动术组与TDP灯照射结合关节松动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弹拨手法结合关节松动术优于TDP灯照射结合关节松动术;在疼痛、肩部功能及活动度方面,两组疗法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弹拨手法结合关节松动术组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弹拨手法结合关节松动术对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和活动度的疗效优于TDP灯照射结合关节松动术。结论:弹拨手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法与TDP灯照射结合关节松动术法治疗肩周炎有显著性差异,两种方法均能改善症状、缓解肩关节疼痛、提高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但治疗效果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因此,弹拨手法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