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扬琴独奏作品《春》是由中央音乐学院黄河教授和青年教师王瑟共同创作的扬琴组曲《四季》之一,创作于2009年底。由于有着大量的扬琴演出、教学、创作实践经验,此次两位曲作者的合作,不但使该作品在创作手法上较之传统扬琴作品有着较大的创新突破,更用具有诗画般意境的音乐语言体现出作者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人文精神追求。《春》在2009年12月全国第四届扬琴创作与教学研讨会的首演后,获得研讨会专家和与会者一致好评,并开始在扬琴界广泛传演。而扬琴作为一件弹拨类、点状发音乐器,其“直嗓子”、长延音等乐器自身局限是其一直未能受到更多专业作曲家青睐的主要原因。由于两位曲作者对扬琴乐器本身及演奏手法更为深入的了解,在这首黄河、王瑟近期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中,作者大胆的运用了更多的具有突破性的演奏技巧,如快速连续泛音演奏技巧、同音泛音滑抹变化等演奏技巧,并对不同演奏技巧进行组合运用,更开创性地对扬琴“长延音”等乐器自身特点加以利用。这些创新手法的运用,不但使扬琴乐器本身的特点在作品中得到了更好的展现,更为中国扬琴作品的创作带来了新的思路,使未来的扬琴作品创作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根据作品的创作与演奏技术互相推动的作用关系,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结合笔者切身的演奏体验,对作品《春》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第一部分通过对该作品的创作构思、音乐语言特色的深入剖析来对作品意境进行深层次的诠释;第二部分通过对其创作手法的研究来看两位曲作者如何在作品中通过具有创新突破性的手法运用,充分利用了扬琴乐器自身的特点,使其创作更加具有“扬琴个性化”特色;第三部分则通过对该作品中创新手法的运用,来看其对新时期扬琴专业演奏技术以及对中国扬琴作品创作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