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文化资本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 ——以贵州省为例

来源 :贵州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74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是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获得不仅受到子女所在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情况的影响,还受到子女家庭文化资本的影响。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的概念及形式基础上,本研究将家庭文化资本界定为家庭主要成员即父母亲与其子女,在家庭场域内通过交流沟通、行为实践和事件影响等方式所积累的一切有形或无形的文化资产,包括身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客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和制度化家庭文化资本三种形式。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分析贵州省家庭文化资本对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特点和影响水平,以文化特质、家庭文化活动、学习环境、学习工具和认证学历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三种形态家庭文化资本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1)家庭文化资本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之间呈高度正相关,且家庭文化资本总量越多,子女就读普通高等学校的类型越好。(2)比较家庭文化资本三种形态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身体化家庭文化资本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高度正相关,客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和制度化家庭文化资本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中度正相关。此外,研究还发现,在家庭文化资本各因素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二级指标回归分析中,客体化家庭文化资本的课后学习环境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解释力最大,为0.73;身体化家庭文化资本中的家庭文化活动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解释力最小,为0.44。家庭文化资本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原因主要有:文化资本传承自身特点影响身体化家庭文化资本的传承,家庭经济资本与社会资本影响客体化家庭文化资本的承接,公共文化资本分布状态影响制度化家庭文化资本的发展。因此,全社会要重视家庭文化资本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倡导终身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加强资助力度,完善助学制度。
其他文献
当今是以科技和互联网为核心的时代,而科技创新型公司最大的特点是“人力大于资产”。公司创始团队对于公司的长远发展以及企业文化的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公司发展对资本需求较大,外来资本的进入对公司创始人及其管理团队对公司的控制权形成威胁。为了解决融资需求和保持公司控制权之间的矛盾,很多公司放弃传统的同股同权模式,采用双层股权结构设计。但双层股权结构也并非十全十美,例如它剥夺公众投资者的投票权及知情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追求经济体量增长的同时却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发展绿色金融成为了推动我国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绿色债券作为一个相对市场化的绿色金融产品,在我国政府政策支持下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下的重要实践。2016年,我国绿色债券总规模超过两千亿,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并在2017年至2018年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随着绿色债券的大量发行和市场的逐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兴起,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农村市场的发展,电子商务与农村经济的耦合,丰富了农村商品市场,促进了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目前的农村电商产业发展迅猛,农村网民规模和农村网络销售额不断增加,农村电商的用户规模得到一定保障,农村信息化建设已初见成效。在物流运输及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国家力图打造一流的物流运输
当前,“融资难、融资贵”已成为了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我国正值深入推进“双创”的黄金创业时期,在这样良好的社会背景下,商业银行要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并降低其融资成本。由此,“投贷联动”业务模式应运而生,通过“股权+债权”的方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以股权投资获得的超额收益覆盖信贷资金的高风险。到目前为止,投贷联动业务的试点工作开展不到四年的时间,但过程并
进入社会转型期,乡村的经济以及社会形态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在新的乡村场域下,单一建制村独立自治的模式显现出一定的不适和无奈。十八大以来,为了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一些地方突破了以单一建制村为治理单元的空间制约,开启了重构乡村治理单元的联村共治实践,并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作为一种新的乡村治理模式,联村共治遵循着独特的运作逻辑,为此,联村共治的根本诱因、内在运行机理以及实践效果等问题,成为了当前亟待展开研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社会各主体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同时,公共就业服务的对象需求逐步个性化、服务内容逐步丰富化、服务方式逐步多样化。强化农村公共就业服务,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全面提升,实现与农村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重要保障;同时,这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当前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部,气候冬暖夏凉,典型喀斯特地貌孕育出了大量营养价值高、口感好的山地特色农产品。然而种植山地特色农产品的农民并没有获取很高的收益,其原因是:生产过程缺乏保障、出售的农产品附加值较低、销售上存在一定困难等。本研究以贵州省紫云县红芯红薯为例,从保障、生产、加工与销售四个层面探索了紫云县红芯红薯产业链延伸路径,分析了紫云县红芯红薯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与贫困地区同全国一起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在扶贫攻坚中举足轻重。贵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资源,丰富多样的山地文化,以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的宣传推广,发展山地旅游恰逢其时。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山地旅游更是成为喀斯特山区乡村地域精准扶贫的有效之路。近年来,随着山地旅游的发展,喀斯特地区山地旅游资源粗放式开发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制
进入新时代,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在社会治理和公共事务管理中,协作治理的需求日益凸显。本文以G市水环境治理中政府和社会的协作关系为线索,紧紧围绕“怎么协作”来回答“双河长制是什么”,也即双河长制的运行逻辑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为此,笔者在G市某环保公益组织以志愿者的身份进行了参与式调查,从而对“双河长制水环境治理运作机制和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揭示出了“双河长”运作的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回应了
本文围绕比较阅读方法,基于对不一样文本的引入,对两篇文章的类似点、不同点开展深入对比,除了使学生注意文本可能不被重视的细节,也可以使其进一步认知及体悟文本背后的思想内涵。从教学层面来分析,对于这两篇文章,可先对比相同的地方,使学生了解文本内涵以及思想,接着,再对比文本的不同点,进而深入把握文本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