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天线选择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混合预编码技术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ney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mmWave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中,使用大规模天线阵列可以弥补毫米波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同时,预编码技术通过调整发射信号的相位和幅度来实现系统传输速率的提升,进而满足5G通信系统的高传输速率需求。然而大规模天线阵列会导致全数字预编码器使用大量的射频链路,造成不可估量的硬件复杂度和能耗。合理地设计混合预编码器可以减少射频链路的使用,降低模拟电路的成本,天线选择技术可以在混合预编码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系统的硬件和算法复杂度。这是因为大规模天线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同时使用这些天线并不会增加较多的频谱效率,而使用部分较优的天线子阵列可以在降低系统复杂度的同时损失较少的频谱效率性能。因此本文针对mmWave大规模MIMO系统进行了混合预编码技术和天线选择技术研究。全连接混合预编码结构中的移相器对模拟预编码矩阵元素具有单位模值的限制,这使得混合预编码的求解问题变得困难,传统的混合预编码算法通常难以在性能和复杂度上同时取得较优。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混合预编码器设计算法,构造一种基于回归的神经网络结构,实现了输入信道矩阵,可以直接输出模拟预编码/组合矩阵,在得到较优性能的同时,降低了混合预编码器设计的计算时间。并且,在训练过程中向神经网络提供加入不同噪声的信道实现,来模拟非理想估计的信道矩阵,使得神经网络结构在非理想估计的信道情况下仍有较强的鲁棒性。天线选择技术能够在混合预编码的基础上进一步节省成本和能耗。在得到较优天线选择性能的前提下,为了降低天线选择的计算时间,使用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天线选择算法,将天线子阵列的选择转化为神经网络的分类问题,使得网络可以输入信道,输出较优性能的天线子阵列。基于深度学习和混合预编码的神经网络结构都是通过输入信道得到结果,因此,将天线选择和混合预编码器设计联合搭建神经网络。具体地,天线选择神经网络将选择出的较优天线子阵列输入到混合预编码神经网络中,得到模拟预编码/组合矩阵,并且本文根据天线数量给出了两种天线选择训练数据的生成方式。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所提出的天线选择和混合预编码联合求解的神经网络结构在降低算法运行时间的同时,可以得到性能较优的天线子阵列和混合预编码器设计。
其他文献
液位计作为工业观测中的关键设备,它的准确性在物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非接触测量方式主要有超声波测距和激光测距。超声波测距系统简单,造价低廉但是在空气中衰减速率较快,而且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影响其精度。激光测距虽然测距精度高,但同样也受环境风险因素的较大影响。微波测量是不受太多环境因素束缚的非接触液位测量方式,可以在恶劣环境下应用。而PTOF(脉冲时间飞行)法制作的脉冲雷达可作为本设计液面高
对贯标认证工作,从通过认证单位那里听到的都是"认证工作使我掉了几斤肉";"贯标认证工作过程中我们从来没有休过节假日"等,一言以蔽之贯标工作难度太大了。贯标工作真的就那么难吗?不可否认,贯标认证工作是管理思想的一次飞跃,是肯定要花精力和气力的。但是如果能够很好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已有的质量管理成果,处理得当,理顺思路,抓住实质,贯标认证工作完全可以有条不紊,一步一个脚印的按计划逐步展
会议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G)的商用和其在物联网、车路协同等领域的融合发展,无线通信中承载着越来越多的用户信息以及越来越重要的机密信息。由于无线通信广播的特点,这些信息被窃听和受到干扰的风险大大增加,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基于加密和解密协议的信息安全技术依赖于计算复杂性,随着通信终端数目的指数级增加,密钥管理和分发的复杂度也迅速增加
随着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提出,认知用户在保证授权用户通信质量的前提下,能够动态接入没有被授权用户占用的授权频段,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频谱资源的利用率。在多信道的异构认知无线网络中,由于每个认知用户具有不同的频谱检测能力,以及授权用户对频段的动态占用,从而导致认知用户的可用空闲信道往往互不相同。因此,收发双方在进行数据传输之前,必须交互传输数据需要使用的信道、传输时间、传输速率等控制信息。在现有的认知无线网
信号波达方向(Direction-of-Arrival,DOA)估计问题在声纳阵列测向、移动通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重要应用背景,也是阵列信号处理中信号参数估计的重要问题之一。在DOA估计中,信源数的估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信源数已知是许多DOA估计算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当信源的估计个数不等于实际的信源数时,DOA估计算法的性能急剧恶化甚至失效。因此,是否准确估计信源个数对DOA估计算法在各领域中的
当今网络通信环境下,接入网络的各种智能设备和移动用户数量急剧增长,频谱资源稀缺的问题也愈加突出。相比传统的正交多址接入(OMA),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具有系统容量高,传输时延低,可接入用户多的优势,可以更好地满足无线网络的传输需求。NOMA可以将一个信道的资源以非正交的方式提供给若干用户使用。本文重点关注NOMA系统的用户分配和功率控制问题,优化NOMA系统的和速率。首先,介绍了NOMA
在物联网系统中,众多发射机同时通过多径衰落信道将消息发送到基站。其中非相干通信由于不需要在接收端进行信道估计,在短包通信和低信噪比通信中具有性能优势,成为了近年来重点研究的对象。然而,传统的非相干收发机设计方法复杂度较高,难以适用于用户数量快速增长的物联网场景。因此,本文以大规模单输入多输出(Massive Sing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assive SIMO)中的非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Fifth Generation,5G)技术商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通信场景中。5G微蜂窝通信设计中仍然存在多径衰落、阴影衰落以及大气衰落,给OFDM系统下的放大器效率带来了新的挑战。但由于OFDM高峰均比(Peak-to-Average Power,PAPR)
随着5G时代的到来,通信网络中流量和连接数急速地增长。在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 T)领域,“万物互联”正在变为现实,但是频谱资源的稀缺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环境反向散射通信(Ambient Backscatter Communication,Am BC)技术是物联网的解决方案之一,具有高频谱效率、低成本和低功耗等优点,一经提出就广受关注。对物联网设备进行定位在现实中有着很大
雷达组网探测威力分析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工具,其在军事领域中经常被用来确定雷达网在不低于一定概率的情况下能够探测到的雷达散射截面的区域。它是雷达网联合作战效能评估,防守侧责任区域划分,雷达网部署位置参数优化,进攻方突防路径规划等雷达军事领域的关键步骤。图像处理器拥有强大的并行浮点数运算能力。所以现如今GPU广泛应用于深度学习、雷达数据处理、图像分析等领域。GPU中有着大量且简单的逻辑运算器以实现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