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早期的结构主义叙事学影响,影像叙事的研究大多注重时间维度,空间被认为是僵滞的,次要的,只是作为事件发生的背景而有所提及。随着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空间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和功能得到重视,画面和镜头作为影片的空间能指,在形式上先于时间的特性使其在意义表达上更具优势。系列纪录片《超级工程》以空间叙事为主导,真实再现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物的情感,呈现出一定的社会和文化意义。本研究聚焦《超级工程》的空间维度,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探讨其中空间的形态和功能、空间如何通过影像手段完成叙事和表意,以及空间叙事的价值取向。本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对《超级工程》的叙事空间形态及其功能做出评述,力求以高度的概括性对空间内涵进行深刻把握,从地理空间、历史空间、社会空间、精神空间四个维度出发,论述这些空间如何在影片主题表达、叙事发展、人物表现、信息传递等方面发挥作用。第二章对《超级工程》空间叙事的影像建构方式进行分析,从影像本体入手,研究《超级工程》的视听语言及其组合关系,深入探究其影像画面和声音系统如何赋予影片独特含义,彰显其空间特性,并促使各个空间完成叙事与表意功能的。第三章基于影像层面的分析,进一步阐述《超级工程》空间叙事的价值取向。通过探究画面内外的空间关系,研究影片背后的内涵和深刻意义,讨论影片为人类和社会带来的思考和影响。《超级工程》在呈现空间的过程中展开叙事、表达主旨,通过丰富的空间形态、动人的空间魅力、独特的空间结构,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呈现出深刻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内涵,展现了崭新的时代风貌和国家形象。本研究将纪录片《超级工程》的空间叙事“内容”和叙事“形式”相结合,综合把握画面内外多重空间秩序的建立和联结,为纪录片的空间叙事理论做出有益补充,为此类纪录片的创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