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择主描写是《三国演义》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对于这一现象笔者主要从《三国演义》中的择主描写、择主的标准、择主的方式、择主描写体现出来的思想内涵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在绪论中,笔者回顾了《三国演义》择主描写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在总结前人对此研究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正文内容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阐述《三国演义》中的“择主”描写,首先总结概括了作品中大多数人物的择主描写,并且归纳为两大类:从一而终与数易其主。其次,进一步总结了人物因择主导致的成败得失,展示了小说中择主描写的普遍性和研究的意义,并且阐述了择主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第二章以《三国演义》中的“择主”标准为中心,在普遍性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原则下,通过对作品中大多数人物的择主标准的具体分析,将其归纳为三种类型:择贤而事志同道合型;注重恩义建功立业型;追逐名利看重实力型。并结合对作品中主要领袖人物的人格特点、实力状况以及择主之人的性格特点、际遇等方面的分析,确定了人物择主的标准。并分为三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三章主要论述《三国演义》中的“择主”方式。论文从人物择主方式的角度介入择主描写研究,将其分为四类方式:结义认亲、推荐聘请、投降和投奔。笔者通过举例分析和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方法,比如对桃园结义情节、三顾茅庐情节的重点分析,对具有相似择主情景的不同人物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且论述了这些情节描写对于丰富人物形象、使得作品叙事委婉曲折所具有的作用。第四章的内容为《三国演义》“择主”描写的思想内涵。在上述三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理论探讨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写作方法,进一步阐明《三国演义》中的择主观念和主题倾向,对择主现象深入分析,展示了《三国演义》在一定程度上作品对个体意识的推崇和对“君臣互择”的提倡。同时,更加突出了正统的择主观念和择主行为,作品还是主要提倡封建社会的择主以及事主观念,赞颂忠义,提倡择贤而事。择主描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人生观与价值观。结语是对全文的总结,说明《三国演义》因其择主描写而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