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着二十多年创作历程的方方,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很有代表性的作家,也是当代文坛上的“一棵常青树”,她的小说因与“新写实”文学潮流保持着若近若离的关系而备受关注。她始终秉承一颗传统人文知识分子的情怀,从不放弃批判、怀疑精神,专注于小人物的命运书写,在日常凡人琐事的描写中,发现超越世俗、催人警醒的文学力量;她一贯坚持“一切从心灵出发”,从不凑热闹,谨慎地保持着与当代文坛的距离,创作出了《风景》、《祖父在父亲心中》、《乌泥湖年谱》、《桃花灿烂》、《奔跑的火光》和《水在时间之下》等堪称“经典”的小说作品。方方以她稳健、执着的文学创作姿态和丰硕的创作成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前言首先简要概括目前评论界对方方小说的大致研究状况,接着评点几篇有代表性的研究论文,然后指出对方方小说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继而从这些“不足和缺陷”出发,提出我的研究思路和写作设想。第一章“新写实时期”:被遮蔽的小说‘风景’”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主要是全面梳理、研究方方小说和“新写实”的关系,指明评论界概括的“新写实小说”特征并不能说明方方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第二节主要是系统地深入分析方方小说被遮蔽了的思想内涵,还原一个“新写实时期”方方小说存在的真实“风景”。第三节对方方的长篇小说《乌泥湖年谱》进行细致的文本解读,本文认为这是一部超越“新写实”的“经典”之作。第二章女性意识的艰难回归本章全面分析、研究方方小说“女性意识”的表现特征、叙述特略和文本实践意义。第一节全面梳理女性意识从缺席到回归的过程;第二节分析方方此类小说创作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叙述策略,即“女人的写作”和当代性书写;第三节结合具体的小说文本,深入分析方方小说女性世界表现出的精神特征;第四节详细解读长篇小说《水在时间之下》,指出这是一部“女性意识”主导下的典范之作,具体呈现出了“对抗苦难”、“反抗绝望”、“直达彼岸”的生命姿态和“以德报怨,消解仇恨”的精神境界,整部小说充满着浓厚的人道主义悲悯情怀,又有着宗教意义上超度此岸的精神力量。第三章传统小说形式的现代性转换故事性和意象运用是方方小说形式中最突出的艺术特色,传统文学的叙述模式在方方这儿得到完美继承;而幽默-反讽-复调艺术形式实践又使得方方小说具备了文学现代性的形式特点,成为“有意味的形式”。第一节具体分析方方小说的三大意象群落,指出这有效地提升了小说的艺术质地;第二节具体分析了故事形态和反讽、幽默、复调艺术特色,表明方方的小说是“有意味的形式”,是中西文学艺术精华兼收并蓄、继承创新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