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又名桃蚜,是我国各烟区烟草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也是传播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的主要媒介昆虫。近几年来的调查研究表明,马铃薯Y病毒(PVY)在我国烟区为害成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对重庆烟区烟草上的PVY病原进行了分离和鉴定,测定了烟蚜传播马铃薯Y病毒(PVY)的能力,并从烟草PVY病株、温度对烟蚜种群生命表参数的影响三方面研究了烟草PVY病株、温度对烟蚜种群系统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烟草马铃薯Y病毒(PVY)病原的分离与鉴定利用PVY的鉴别寄主三生烟和枯斑寄主苋色藜对PVY进行了分离,并用鉴别寄主谱和间接EUSA对分离的PVY进行了生物学和血清学鉴定,建立了PVY实验室毒源。在进行病毒鉴定时,待测病毒在云烟85、云烟87、普通烟、心叶烟和三生烟上呈现系统花叶症状,叶片上有斑驳,稍微扭曲畸形;在苋色藜上呈现局部枯斑症状;在千日红上不侵染。待测病毒样品OD>0.5,样品OD/阴性对照OD≥2,这表明待测病毒为马铃薯Y病毒(PVY)。2烟蚜传播马铃薯Y病毒(PVY)的研究利用毒源植物饲毒法研究了烟蚜传播马铃薯Y病毒的获毒时间、传毒时间、传毒蚜量以及不同虫态对传毒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蚜在0.5min时间就能获毒或传毒,而且发病率随着获毒时间与传毒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当获毒时间和传毒时间超过3min时,发病率提高幅度减缓。每株烟株1头烟蚜成虫便可传毒,传毒烟蚜数量在1头/株到3头/株时,随着烟蚜数量增加,发病率提高得比较明显,当烟蚜数量大于等于5头/株时,发病率提高的趋势就减缓了。若蚜(2-3龄)、无翅成蚜与有翅成蚜均可传毒,无翅成蚜与有翅成蚜比若蚜(2-3龄)的传毒能力强。3烟草PVY病株及温度对烟蚜生长发育的影响在19℃、22℃、25℃、28℃和31℃恒温条件下,研究了在健康烟株上和PVY病株上烟蚜生长发育和产仔量的情况。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在健康烟株上烟蚜的繁殖期、繁殖后期和成虫寿命都显著缩短,产仔量也明显减少。19℃时烟蚜的繁殖期(20.705d)、成虫寿命(24.589d)、产仔量(47.10头)都达到最大值,31℃时繁殖期(4.061d)、成虫寿命(7.242d)、产仔量(6.06头)都降到最小值。净增值率R0和世代平均周期T在19℃时最大,在31℃时最小;周限增长率λ与内禀增长率rm在25℃时最大,在31℃时最小;种群加倍时间t在25℃时最小,31℃时最大。总体看来25℃为烟蚜最适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在PVY病株上烟蚜的繁殖期、成虫寿命和产仔量也都呈现下降趋势。19℃时烟蚜的繁殖期(19.013d)、成虫寿命(21.191d)、产仔量(38.347头)最大。31℃时繁殖期(2.694d)和成虫寿命(5.611d)最短,产仔量最少(2.722头)。净增值率R0和世代平均周期T在19℃时最大,在31℃时最小;周限增长率λ与内禀增长率rm在19℃和25℃时差异不大,内禀增长率rm在31℃时出现了最小的负值。在同一温度下,在健康烟株上的烟蚜与PVY病株上的烟蚜相比,在发育历期、产仔量以及生命表参数上都有显著的差异,表现在烟蚜取食烟草PVY病株后其若虫期呈现延长趋势,而繁殖期、成虫寿命都显著缩短,产仔量也大大的减少。这说明健康烟株比PVY病株适合烟蚜的生长。因此,25℃的健康烟株最适合烟蚜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