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梅害虫综合治理技术是杨梅安全生产核心技术研究的一部分,而杨梅园节肢动物群落及其动态调查则是杨梅害虫综合治理的前提和基础。为了较全面的了解杨梅园的节肢动物群落,本研究以宁波市余姚文亭镇的“荸荠”种杨梅基地和台州市黄岩区院桥西合村的“东魁”。种杨梅基地为观察点,通过田间系统调查,研究了杨梅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数量动态,比较了不同杨梅品种及其管理措施对杨梅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针对杨梅主要害虫之一的杨梅果蝇,本研究进行了果蝇引诱剂筛选试验,得到诱集效果最佳的引诱剂成分比例,并田间推广。主要结果如下:1杨梅园节肢动物群落及其数量动态研究在2个杨梅基地共查得的节肢动物有16个目、153个科、359个种;余姚杨梅基地有13个目、123个科、256个种;黄岩杨梅基地有15个目、114个科、232个种。此外,还在杨梅园中查得其他动物,如青蛙、鸟类、蜥蜴、蜗牛、蛞蝓、蛇等。总体来看,同翅目、半翅目、直翅目、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蜘蛛目是杨梅园的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势目,其中双翅目所占的比重最大,果蝇科是双翅目的优势科,杨梅果蝇主要有黑腹果蝇、伊米果蝇、巴氏果蝇、缢果蝇、绕眼果蝇等,伊米果蝇是优势种,各种比例在两地杨梅园存在明显差异。按照各科昆虫的食性及对杨梅生产过程产生的影响,杨梅园节肢动物群落划分为害虫功能团、天敌昆虫功能团、中性昆虫功能团和蜘蛛功能团。在杨梅成熟过程中,余姚地区的各项多样性指数始终高于黄岩地区;两地的害虫数量都被控制(自然和人为)在一定水平之下;天敌昆虫和蜘蛛的数量有一定的互补性;杨梅园天敌昆虫的种类和数量都偏低。余姚地区和黄岩地区共有的主要害虫有棉蚜、大青叶蝉、电光叶蝉、绿小叶蝉、粉虱、二星蝽、菜蝽、伊米果蝇,另外黄翅大白蚁只在余姚地区危害;余姚地区和黄岩地区共有的主要天敌昆虫有中华大刀螳、细角花蝽、黑带食蚜蝇、蚜茧蜂、蝇茧蜂;余姚地区和黄岩地区共有的主要中性昆虫有短额负蝗、棉蝗、中稻缘蝽、林间环足摇蚊、斑腹蝇、红蚁;余姚地区和黄岩地区共有的主要蜘蛛有黄斑园蛛、灌木新园蛛、茶色新园蛛、斜纹猫蛛、三突花蛛、平行绿蟹蛛,另外一直伸肖蛸、鳞纹肖蛸只在黄岩地区存在。2杨梅果蝇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实验室内的研究结果表明,2种诱剂对黑腹果蝇成虫都具有明显的诱杀效果,其中香蕉诱剂(香蕉肉:琼脂水:蜂蜜:醋的比例为100:100:30:10)和糖醋诱剂(红糖:琼脂水:白酒:醋的比例为35:100:30:50)的最优配方在3 h内平均诱杀效果分别可达77.79%和94.78%。2种配方间t测验结果(t=4.5469,P=0.0104)差异显著,即糖醋诱剂的诱杀效果显著高于香蕉诱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