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细胞同时受间质细胞和肿瘤微环境的调控。细胞外基质(ECM)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分,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极为密切,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赖氨酰氧化酶(LOX)家族蛋白是ECM蛋白,已知LOX可促进多种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并和细胞的增殖相关。LOX促肿瘤侵袭转移多与FAK/Src信号转导通路激活和上皮间质转化(EMT)有关。LOXL4作为LOX家族成员,在多种肿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细胞同时受间质细胞和肿瘤微环境的调控。细胞外基质(ECM)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分,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极为密切,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赖氨酰氧化酶(LOX)家族蛋白是ECM蛋白,已知LOX可促进多种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并和细胞的增殖相关。LOX促肿瘤侵袭转移多与FAK/Src信号转导通路激活和上皮间质转化(EMT)有关。LOXL4作为LOX家族成员,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上调,但其在肿瘤中的作用和机制尚不清楚,且在肝癌中的研究甚少,本课题旨在研究LOXL4在肝癌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LOXL4在肝癌中高表达,并与血管侵袭和总生存率低密切相关。通过过表达和干扰LOXL4,我们观察了LOXL4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LOXL4可以明显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及肝内转移能力,而对细胞的增殖没有明显的影响。然后,我们检测了LOXL4对FAK/Src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LOXL4可促进肝癌细胞FAK/Src信号通路的活化,并增强肿瘤细胞与ECM的粘附。Exosome在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Exo Carta数据库分析、细胞免疫荧光、扫描电镜和免疫印迹方法,我们证实了LOXL4出现在exosome中。肝癌细胞分泌的LOXL4是否也可以exosome的形式作用于自身或其他靶细胞?为了证实这一推测,我们用不同来源的exosome处理肝癌细胞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结果表明,LOXL4可通过exosome促进自身的迁移及HUVEC的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LOX家族成员中仅含有SRCR结构域的亚家族出现在exosome中,我们推测LOXL4能进入exosome可能与SRCR结构有关,因此我们构建了LOXL4剪切体并检测了其对应exosome中的LOXL4。结果表明,SRCR结构缺失后,LOXL4与不含SRCR结构的LOX亚家族成员LOX和LOXL1一样不能进入exosome。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找出参与LOXL4进入exosome过程并与SRCR结构相互的蛋白,我们构建了HA-LOXL4全长及剪切体载体,利用免疫沉淀(IP)的方法寻找差异蛋白。接下来,我们将通过质谱分析及免疫共沉淀(Co IP)的方法最终找到相互作用蛋白。综上所述,LOXL4在肝癌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肝癌新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其他文献
背景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可导致视力丧失、眼球摘除甚至死亡。患儿就诊时以眼内期肿瘤为主,化疗结合局部治疗是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化疗方法包括全身静脉化疗和动脉介入化疗。但两种化疗方法的优劣尚无定论。目的评价静脉化疗和动脉介入化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索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眼球摘除的高危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临床队列研究,纳入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7年6
目的:耳鸣是一种发病机制不明的临床上常见疾病,最广泛的模型是应用水杨酸盐建立的动物模型。本研究通过慢性腹腔注射水杨酸钠建立大鼠耳鸣模型,对耳鸣大鼠中枢相关区域超微结构、神经元代谢功能以及可塑性相关蛋白表达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探讨中枢可塑性在耳鸣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急性注射组、慢性注射(耳鸣)组及恢复组共四组。通过听觉惊跳反射间隔前刺激抑制实验(GPIAS)检测各组大鼠耳鸣
目的:糖皮质激素静脉冲击疗法是中重度活动期甲状腺相关眼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并非对所有患者有效,部分患者对糖皮质激素静脉冲击治疗不敏感,还有部分患者对糖皮质激素静脉冲击治疗不能耐受,两者统称为难治性甲状腺相关眼病。对这部分患者目前使用眶周放射治疗,但可能引发一些不可忽视的副作用。有研究联合使用口服激素,发现副作用更少,但缺少针对难治性甲状腺相关眼病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将分析糖皮质激素静脉冲击疗法疗效的
目的:人工合成一种模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IGF-2)活性功能区的多肽CW-703;研究其在体内、体外抑制眼部新生血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初步探讨其抑制新生血管的作用机制。方法:1.多肽的筛选、合成及鉴定:运用蛋白质序列比对、晶体三维结构分析,筛选出一段模拟IGF-2活性功能区的氨基酸序列;采用体外固相合成法合成CW-703多肽,并通过高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术联合Ex-PRESS植入术与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纳入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需要手术治疗且符合入组标准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连续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分别为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术联合Ex-PRESS植入
Sturge-Weber综合征(Sturge-Weber Syndrome,SWS)是一种散发的神经皮肤异常,其典型的病理特征是毛细血管畸形。发病率仅约为1:50000到1:20000,属于罕见的累及“皮肤-中枢神经-眼”三个系统的综合征。SWS患者中约48%-71%会累及眼部导致继发性青光眼,且患眼总是与皮肤血管畸形处在同一侧。SWS继发性青光眼中约60%于婴幼儿期起病,被称为SWS早发型青光眼
研究目的:睑裂狭小综合征是一类以双侧睑裂狭小、内眦间距增宽、上睑下垂及倒向型内眦赘皮为主要疾病特点的先天性眼睑畸形。根据是否合并卵巢功能早衰分为两型:Ⅰ型女性患者合并有卵巢功能早衰,常导致不育;Ⅱ型患者仅有眼睑畸形,不合并卵巢功能早衰。FOXL2基因突变是引起睑裂狭小综合征最主要的原因,且基因突变类型与表型之间的研究对于Ⅰ型睑裂狭小综合征的女性患者更为重要。本研究针对一个类型尚不清楚的睑裂狭小综合
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在亚洲的发病率较高,且由于常见的肿瘤扩散、复发及转移而表现出很高的死亡率,是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恶性疾病。肝组织中微环境的重塑已经被公认为肝癌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胞外基质蛋白的表达量改变是促癌微环境重塑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旨在以肝癌微环境中细胞外基质蛋白为重心,研究细胞外基质蛋白EDIL3对肝癌细胞可能的影响作用,分析其作用机制,并探索
背景与目的:胃癌是世界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位列肿瘤死亡原因第二位。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属胃癌高发生率和高死亡率地区,因此提高早期诊断率及改善治疗预后显得更为重要。尽管目前胃癌的疗效已得到逐步改善,但其总体生存率仍然较低,根本原因在于胃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胃癌的发生与一系列原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突变导致的失活及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改变有关。深入研究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寻找关键的相关基因,将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大样本横断面的研究,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睡眠片段化与血脂异常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一项干预性研究,评估(OSAHS)患者的各代谢指标及总体心血管风险在上气道手术治疗后是否发生了改善,并探究哪些因素可影响手术对代谢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第一部分选取2686名O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