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的世界:乔伊斯·卡罗尔·欧茨长篇小说《奇境》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美国杰出的女作家,曾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她的代表作《奇境》被认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分水岭之作。从《奇境》开始,欧茨的作品越来越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关注个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本论文主要以埃里希·弗罗姆的异化理论为依据,力图揭示小说《奇境》对人物异化命运的关注。弗洛姆认为,异化是一种经验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人体验到自己是一个陌生人。异化现象体现为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以及个人与自己的信仰之间的冲突。此篇论文分别从以上四个方面对小说人物的心理异化进行了细致分析。论文主要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为引言。这一部分简要介绍了作者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创作经历,主要作品和成就,并且总结和概述了国内外对这部小说的相关研究,从而提出来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二章介绍了异化理论的起源与发展,为本论文的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是论文的正文部分,由两部分组成,分析了《奇境》中主要人物的普遍异化现象。第一部分分别从人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异化,人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异化,和人与自我关系的异化以及人与上帝之间关系的异化四个方面着重分析小说《奇境》中男性人物的异化。第二部分具体分析小说《奇境》中主要女性人物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异化以及她们的自我异化。不幸福的家庭生活使得女性人物的精神备受压抑,导致了她们自我人格的分裂。最终,不堪忍受精神与肉体双重折磨的她们陷入了自我迷失的困境之中。第四章则主要分析小说主人公对异化的反抗。小说人物在异化面前,主要是通过封闭自我空间,以及不断为自己创造希望来给予自己反抗异化的动力,但是成功的希望是渺茫的。最后是结论部分。这篇论文对小说中男性和女性人物的异化分析,体现了欧茨对人们心理需求与精神状态的极度关注,同时也揭露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始终处于空虚,孤寂,幻灭的生活状态之中。
其他文献
如果把去年的阳光私募排名看成一场足球联赛,那么呈瑞1期产品恰如同去年中超联赛中的“升班马”广州恒大队,在赛程还剩多轮时已毫无悬念地摘走了冠军。冠军的荣誉也使得一位“公奔私”的新人,呈瑞1期的基金经理、上海呈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芮崑成为了坊间关注的焦点。  在进入阳光私募之前,芮崑是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基金经理,那么是什么让这位“公奔私”的新人能够脱颖而出,将众多公募基金“甩”
本文按顺序明确提出并论述了翻译的三个中心,即:原文中心、译文中心、译者中心,并在对三个中心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动态翻译中心的观点及其确定标准,从而为翻译活动的顺利
自古希腊以来,哲学家、心理学家、数学家以及语言学家就对含糊现象给予了广泛关注。Sperber& Wilson(1996a,1995)以及何自然(2000)认为,会话言谈中存在刻意言谈、随意言谈和
程度副词在语言交际中能使话语者准确地表达话语意思,明确地表明话语者的态度,从而影响人际功能的实现。英语程度副词虽然容易理解,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口语交流中很难像本族
翻译批评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传统译论中对翻译批评的论述十分丰富,但它强调以忠实为标准对原文与译文进行简单对照,从而翻译
在整个翻译学研究中,关于戏剧翻译的理论研究一直较少为人涉足,尤其是以舞台演出为目的戏剧翻译,更是一块被忽略的领域。京剧是我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也是完美体现中国文化精髓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