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是对无球队员在经过掩护的情况下移动中接传球跳步急停跳起投篮进行研究。跳步急停跳投是有一连串的单个技术组成,在激烈的对抗条件下如何才能把这些单个技术组合的更加协调连贯,前一个动作为后一个动作做好准备,使投篮的效果更好,效率更高。通过对优秀运动员在运用此项技术时的运动学特征分析,试图应用生物力学方法和先进的软件设备找出外国队员和本国队员在完成跳步急停跳投时在急停起跳阶段、腾空阶段和缓冲落地阶段的动作特点,对其进行基础性的探索和研究,找出他们之间的差异,探寻跳步急停跳投时对起跳高度、速度和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为陕西锂源动力男篮运动员以后的训练以及合理地运用该技术提供参考。本文是将影像拍摄、解析技术运用到篮球项目上的一种探索、尝试,是对篮球单项技术的基础性研究。本文主要通过实验法和影像解析法,用北京凌志电子软件公司与西安体育学院联合研制开发的高速摄像机进行拍摄,对每名受试队员拍摄五次,取效果最好的一次进行解析;拍摄频率为60p/s,主光轴高度为1.1米,机位距受试队员起跳点12.9米拍摄。采用美国艾里尔三维运动图像解析系统APAS(Ariel Performance Analysis System),通过视频剪辑、选择人体模型(选择人体19个点)、坐标标定、特征点的判读以及指标计算与输出等步骤对采集的影像进行解析,获取受试队员在完成此技术动作过程中的急停阶段、起跳阶段及腾空阶段的原始数据。数理统计法对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中国队员和外国队员的各个阶段的原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篮球运动员在做接传球跳步急停跳投的过程中,中国队员在起跳速度和起跳高度这两方面比外国队员做得好;但外国队员在完成动作的时间上比中国队员短,最后投篮的出手速度快,在此特点上中国队员应该向外国队员学习;在接球同时单脚起跳并转身至双脚同时着地瞬间时段,中国队员膝摆动速度均比外国队员快,在身体转动速度方面,外国队员比中国队员快,在此阶段,中国队员应在单脚起跳后加快身体的转动速度,同时提高另一条腿的摆动速度;在着地缓冲阶段,中国队员的膝缓冲时间均比外国队员短;重心平均下蹲速度比外国队员快;然而中国队员的膝关节最大缓冲角均比外国队员小,在此技术特点上,中国队员在保持其他技术动作的基础上,应适当增大膝关节的最大缓冲角;在蹬地起跳阶段,扬文博的背伸角位移幅度和角速度均比皮科特小,在此阶段,扬文博应向皮科特学习,在起跳时,充分发挥躯干的作用;梁飞的背伸角幅度和角速度比爱德华兹大;中国队员在起跳时两臂所发挥的作用优于外国队员,下肢各关节的角速度也均比外国队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