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变电站是维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部位。具有真实信息、模型画面精良、可扩展性高的变电站三维实景仿真模型,是构建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电力系统、虚拟现实仿真培训系统和增强现实现场辅助分析系统的现实基础。利用三维激光扫描设备采集的点云数据搭建的场景模型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空间准确性。由于变电站的点云数据具有数据量大、分布不均、背景噪声过多等特点,传统的点云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变电站建模存在噪声残留、设备分割难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电站是维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部位。具有真实信息、模型画面精良、可扩展性高的变电站三维实景仿真模型,是构建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电力系统、虚拟现实仿真培训系统和增强现实现场辅助分析系统的现实基础。利用三维激光扫描设备采集的点云数据搭建的场景模型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空间准确性。由于变电站的点云数据具有数据量大、分布不均、背景噪声过多等特点,传统的点云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变电站建模存在噪声残留、设备分割难度大且模型匹配效率低等问题。因此,本文深入研究基于点云数据建模的关键技术,提出一套完整的快速自动建模方法,解决了变电站点云数据处理的难点并提高了建模速度。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针对变电站场景点云数据集数据量大、分布不均的问题,本文提出自适应体素滤波算法,计算每个点的邻域密度,将密度作为判断标准,不同密度区域点云以不同的压缩参数进行处理,确保高压缩比的同时保留设备内部低密度细节。针对变电站场景内部包含大量高密度背景噪声、去噪后仍有高密度噪声残留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纵向约束层次聚类的去噪算法,通过引入高度特征,以聚类算法为基础,综合考虑点云数据的平面和纵向的分布情况来有效区分电气设备的点云数据和背景噪声的点云数据,有效删除97%以上的高密度噪声。针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点云数据分割难度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邻域特征聚合的电气设备提取方法,设计以编解码结构为基础的神经网络模型,利用编码模块和解码模块提取并加强变电站点云数据邻域空间特征,特征学习模块学习邻域特征,实现快速准确的电气设备分割提取,分割准确度高达97%以上。针对模型匹配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快速匹配方法。首先,搭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模型,进行电气设备图像的特征提取和特征学习,初步对分割提取后的单个电气设备点云数据进行分类识别,识别准确率高达99%以上。然后,对分类后的电气设备点云模型与标准模型库模型进行匹配,获取标准模型与在场景中真实设备的对应位置,重建场景模型,该方法能够减少匹配计算量,极大提高重建速度。最后,以茅湖变电站三个电压等级区域的点云数据集作为实验对象,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建模方法能实现三维实景仿真变电站的快速建模。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化石能源从储量看已经走到了末路,需要大量清洁能源取代原有的化石能源。光伏、风电等分布式发电技术由于自身的绿色低碳,近些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并网逆变器作为新能源发电与电网的关键接口设备,具有电能转换的关键作用,因而其性能的优劣对于并网系统的稳定运行以及电网的安全可靠具有重要影响。大规模的分布式发电系统会使多逆变器并网并联,电网阻抗的存在、逆变器系统参数的差异使得系统分析更加
镍基高温合金由于其良好的材料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制造中,但由于其塑性高、导热系数低等材料特性导致了叶片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和形状精度难以保证。多轴数控砂带磨削是一种柔性的加工方法,能够实现复杂曲面的高表面完整性加工,故而常常用于航发叶片精密加工的领域中,对于提升叶片的表面粗糙度和形状精度有很好的效果。但是目前难以实现叶片表面粗糙度和形状精度的协同优化。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GH4169
使用二维CT图像与设计模型通过比对进行工件制造误差检测时,必须知道CT图像在设计模型中的位置,该位置的确定往往需要在工件上找到一个和设计模型相匹配的基准位置,为获得高精度检测结果通常需要对工件的基准进行精加工处理,而如果之后检测出工件不合格,所有精加工将前功尽弃,浪费加工时间和成本。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无须确定工件基准位置,通过2D-3D配准,自动搜索与CT图像相匹配的设计模型来完成工件制造误
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的监测一直是保障设备安全性的重要一环,轴承作为各种机械设备的重要零部件也要设计相应稳定可靠的监测系统来满足需求。传统监测系统由于采集数据量较大,传输数据时容易产生数据拥堵和能耗问题。此外,传统监测系统通常为单向数据流,且通用性较差,功能也较为单一。一种可行的方案是通过多处理器和多网络结构进行数据降维和算法逻辑分层,在边缘网络系统中完成采集处理和故障诊断后分别将结果传输给云端网络。
硫酸盐侵蚀(Sulfate attack)是导致混凝土结构破坏失效、耐久性下降重要因素之一,是一种危害性巨大的环境侵蚀作用,会导致巨大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等。硫酸盐腐蚀广泛分布在自然环境中,包括沿海地区、内陆盐渍地区以及城市生活污水等。聚丙烯纤维(Polypropylene fiber,PPF)混凝土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建筑材料,由于能较好地提升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得到了国内外学者
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破坏机理仍不够明晰。本文针对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适应其非线性动力响应的有限元分析方法。论文主要工作包括:(1)基于模拟往复加载下钢材力学行为的Chaboche混合强化模型,推导并拓展其中的各向同性强化参数率定方程,提出随动强化参数取数法则和参数求解公式。依托ABAQUS提供的Chaboche模型,采用已率定的模型参数,模拟钢材往复加载
单位制是我国特有的计划经济时期社会组织方式,单位制社区建设是我国的城市空间发展历程中重要的历史阶段。在改革开放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单位制开始走向瓦解,单位制社区也面临转型与社区更新。随着近年改革深化与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职能移交,单位人的搬离与外来人口流入,转型中的单位制社区内部问题不断显现,单位制原有的社区中心职能的建筑局限性也逐渐凸显。随着单位制社区走向现代社区,其承担社区中心职能的建筑空间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公路施工技术的进步,在中国大地上依然有非常多的高速公路项目在进行中,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难免遇到许许多多的隧道施工难题,高地温隧道是众多隧道类型中特别需要关注的一类隧道。开展高地温隧道温度综合控制技术研究,针对高地温隧道掌子面进行通风降温的数值模拟效果研究,提出改善高地温隧道通风效果的通风降温技术,并进行高地温隧道通风降温系统的设计,对保障高地温隧道安全施工,营造文明的隧道施
视觉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其在视频监控、人机交互和自动驾驶等场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的基于通用计算机的视觉目标跟踪系统功耗高、实时性差,难以满足嵌入式系统对高速实时目标跟踪的需求。相比于传统的视觉目标跟踪系统,视觉目标跟踪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VLSI)系统具有高速度和高集成度的优势,可广泛用于各种嵌入式视觉目标跟踪系统。
角钢输电塔是国内外最常采用的输电塔类型之一,在工程中往往通过螺栓实现主材、斜材、辅材之间的相互连接。在暴风、暴雪等自然灾害的作用下,输电塔倒塔事故频发,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及经济损失。要想准确的计算输电塔整塔的极限承载力,首先需要在构件层面准确计算构件的极限承载力,过程中要准确考虑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初始几何缺陷、残余应力、偏心连接等影响的因素。编写程序求解角钢截面的极限屈服面,通过参数分析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