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雅克·德里达是法国哲学家兼翻译理论大师,作为解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德里达继承了本雅明的“纯语言”的翻译观,就翻译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提出了富含哲理的见解。德里达主张文本的开放性,强调译文及译者的重要性,并提倡从多维的角度研究翻译,开启了翻译研究的新视野。但是,诸多学者在对其的解读中也存在一定的批评及误解。原型论是结合心理学家及语言学家的共同研究成果,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及认知语言学家Rosch首次提出,并相继有语言学家Labov,Lakoff及Taylor等人对其做出了进一步完善。由于原型论在语言学领域有着强大的解释力,并且已有相关研究将其应用于翻译领域,因此本文尝试引入原型论对德里达的翻译思想给予进一步阐释,以期望能对解构主义翻译观现存争议给出合理解释,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原型论在翻译中的研究。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及描述性研究法,首先回顾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及原型论与翻译的研究现状,其次深入分析并总结了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观的精髓及原型论的核心概念及特性。然后文章从原型论的视角出发重点阐释了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观的四个基本观点,并相应探讨了多译本产生的可能性及可译与不可译程度等翻译问题。研究表明:原型论与解构主义对于翻译问题的探讨均站在了传统观念的对立面,打破了传统翻译中所涉及的一系列二元对立关系,从模糊动态的角度分析问题。原型论中所涉及的原型范畴及原型本身的诸多概念及特性可相应阐释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观的核心论点,如:原型范畴的开放性及原型本身的抽象动态特性皆可用于阐释德里达对文本意义不确定性的论述;范畴成员之间地位关系的界定可以支持德里达的译作地位提升这一观点;从认知视角出发的认知主体这一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德里达所提出的彰显译者主体性的观念等。总之,原型论的引入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