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行组织者”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具体体现——即通过适当的语言文字表述或通过某种媒体呈现出来的、与当前所学内容相关的“原有观念”,它可以在学习的材料之前呈现,也可以放在学习材料之后呈现,对学生的学习起引导作用。按照不同的维度,可以将“先行组织者”进行分类。自20世纪60年代,奥苏贝尔提出先行组织者理论以后,它被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关注,同时也越来越多的被研究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以及与之相伴生的教学体制改革,先行组织者的概念也得到不断完善,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本文对“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查阅了大量先行组织者相关理论的文献资料,在绪论中分析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阐述了国内外先行组织者的研究现状和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其次,对“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进行概述,对先行组织者内涵和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构成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与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和运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的优点,并阐述了“先行组织者”的相关理论。第三,对“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进行理论研究,提出了在初中生物学教学活动中设计先行组织者的原则,并对先行组织者的类型和使用环节进行设计。最后,选取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两个平行班进行教学实验。采用全市统一的初中生物学期末试卷对实验对象进行前测和后测。对实验数据用SPSS19.0分析可得出:(1)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能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应用;(2)该策略对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所起的作用更是明显,其次是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影响较小。“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能提高教学效果,特别有利于学习能力一般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学习,所以能在教学实践中消除学生在学习上的两级分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题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先行组织者理论,为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