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专业合作社天然地具有益贫性,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贫困地区农户脱贫增收的带动作用一直是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点。合作社作为互助性组织,社员只有深入参与合作社事务才能获得自身收入增长和能力提升,同时,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也依赖社员的广泛参与。然而,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规范,导致社员参与度不高,影响合作社功效发挥。对合作社社员参与的已有研究以理论分析或对单一维度的实证分析为主,鲜有从多维度、多指标全面考察社员参与度的实证分析,且没有关注贫困地区的社员参与度。鉴于此,为提升贫困地区社员参与度进而发挥合作社的益贫性,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对四川秦巴山区的实地调查,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参与度及其影响因素展开全面研究。
在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依据合作社相关理论、社员异质性理论、农户行为理论和贫困理论,采用四川秦巴山区12个贫困县3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08户社员的实地调研数据,对社员的业务参与度、资本参与度和管理参与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法测算社员综合参与度,并运用Tobit模型对社员综合参与度的影响因素展开了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四川贫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质量及扶贫效果不佳。第二,社员各维度的参与度存在差异。社员业务参与度最高、管理参与度次之,资本参与度最低。第三,社员综合参与度不高。综合参与度为一般及以下水平的社员占比超过四分之三,贫困社员的综合参与度低于平均水平。第四,社员综合参与度受社员基本特征、社员参社特征及合作社特征中部分因素的影响。越能接受风险、资金资本越充足、社会资本拥有量越高、越重视农业生产、越依赖农业收入的社员参与度更高;入社时间越长、动机越偏向于获取服务、在合作社有职务、与合作社签订了合同、对合作社及其管理者越信任的社员参与度更高;若合作社按惠顾额返还盈余,其社员的参与度更高。
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结构和治理机制,提升社员参与度;稳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资产收益扶贫模式,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发扶贫;多部门联合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合力推动四川贫困地区农业发展。
在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依据合作社相关理论、社员异质性理论、农户行为理论和贫困理论,采用四川秦巴山区12个贫困县3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08户社员的实地调研数据,对社员的业务参与度、资本参与度和管理参与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法测算社员综合参与度,并运用Tobit模型对社员综合参与度的影响因素展开了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四川贫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质量及扶贫效果不佳。第二,社员各维度的参与度存在差异。社员业务参与度最高、管理参与度次之,资本参与度最低。第三,社员综合参与度不高。综合参与度为一般及以下水平的社员占比超过四分之三,贫困社员的综合参与度低于平均水平。第四,社员综合参与度受社员基本特征、社员参社特征及合作社特征中部分因素的影响。越能接受风险、资金资本越充足、社会资本拥有量越高、越重视农业生产、越依赖农业收入的社员参与度更高;入社时间越长、动机越偏向于获取服务、在合作社有职务、与合作社签订了合同、对合作社及其管理者越信任的社员参与度更高;若合作社按惠顾额返还盈余,其社员的参与度更高。
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结构和治理机制,提升社员参与度;稳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资产收益扶贫模式,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发扶贫;多部门联合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合力推动四川贫困地区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