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级产品空间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

来源 :天津商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in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升级是产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已有研究认为产业升级主要是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的转变,但产业升级的方向如何确定却没有明确的说明。因此,产品空间理论弥补了这一不足,认为从微观产品出发,产业升级从根本上说就是产品的升级,产品升级即产品比较优势的变化,因此,一国在原有的生产能力禀赋基础上,向邻近的具有优势产品的成功跳跃即为产品的升级,产品优势的不断转化最终形成产业的不断升级。因此,利用产品空间理论研究产业升级已经取得共识。省级产品空间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因此分析中国各省份的产品空间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应该考虑到各个省份或者各地区的差异性。本文将主要的关注点放在升级产品空间的特点及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上,研究不同区域内省份产品空间存在着怎样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最终导致不同地区的产业升级存在较大的差异,进而设计不同的发展建议。全文共分为五大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方法,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主要是相关理论的评述,主要包括产业升级相关理论的介绍与比较。第三章主要介绍省级产品空间与产业升级的现状,首先分析了2002-2017年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产品空间现状;其次,分析了31个省级行政区94种产品的比较优势状况。第四章是实证部分,对省级产品空间对产业升级状况进行实证研究,整体上产品空间与产业升级的关系,然后分地区进行具体研究。第五章是结论与政策性建议。其中,基本结论有(1)中国省级产品比较优势的变化与产品密度的大小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而且在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影响较为稳定,其中在产品密度对产业升级的两个方面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即一方面引领无优势产品转化为优势产品,另一方面能够阻止产品失势。(2)东部地区与全国地区相似,产品密度有效促进产品升级,产品升级按照渐进式的线性的路径发展,而中西部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弱,表现为引领系数和阻止系数均小于东部地区,并且不显著。(3)三大经济区域在产品集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产品密度较高的产品大多为工业品,中部和西部地区产品密度较高的产品多集聚在农副食品粮油类产品,这也反映出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差距。(4)针对上述省级产品空间与产业升级的相关结论,提出以下政策性建议:加强优势产品的甄别与培育,促进新的比较优势的形成;加强市场化改革,营造相对自由宽松的制度环境,促进要素市场公平合理配置资源;拓宽要素禀赋结构,加强政策引导,推行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
其他文献
随着可穿戴设备、人体健康监测和人工智能等新领域的兴起,柔性传感器受到了各行业的广泛关注。制备柔性传感器的材料必须具有高灵敏度、优异的机械性能、良好的导电性和生物
讨论了一种采用新的超窄带UNB技术的短波单边带(HF-SSB)广播系统。利用甚小波形差键控VWDK调制的类正弦波以及高调制效率特点,从而得到更好的脉冲压缩性能和测量精度。对VWDK结
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马拉松赛事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各个城市争相举办马拉松赛事。国际田联认证的标牌赛事从2008年的2场增加到28场,赛事之多让人应接不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抓手。”
丁腈橡胶耐油密封件在液压、气动等方面应用时,是非常关键的部件。耐油密封橡胶材料的安全和长寿命与其配方设计息息相关。因此对丁腈橡胶耐油密封件进行配方研究,使其具有优
慕课(MOOC)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北京大学教授李晓明认为,慕课"翻转"了传统课堂——把知识的学习从原来的"课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体系的不断完善,各类法律法规的出台,烟草企业的生存环境也不断复杂化,企业的各类行为越来越严格的受到法治体系的规范和约束,因此企业面临的各类法律风
土壤水分是一种重要的地表参数,其对全球气候、碳和能量循环以及整个生态系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时、准确、大面积的监测土壤水分对农业估产、灾害预测及评估、自然科学研究等领域具有很高的价值。合成孔径雷达拥有全天时、全天候观测地表的能力,不受云雨影响,在土壤水分反演的研究中拥有很高的关注度。哨兵1号SAR数据在具备较高分辨率和精度的同时对外免费开放,极大降低了开发成本,因此基于哨兵数据的土壤水分的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