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urse,Power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Teachers'Institut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haojunbaobao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教师发展的重点已经从硬性知识转向经验知识,从机构培训转向探索性实践.这一趋势要求教师发展应从社会历史、文化、认知等多角度进行全面探讨.为此,该文基于维戈斯基(1978)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和一些批判性话语理论,提出了从话语角度考察教师发展的新视角并探索如何把有关话语理论结合到教师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中去.当代批判性社会科学理论认为任何社会实践包括教师发展都是基于由在权势关系支配下的话语所构建出来的知识.因此,要实现教师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高分子们现行的话语实践和其所依赖的社会权势关系基础.而最近的一些批判性语言学理论则为我们探讨话语、权势和知识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途径和方法.该文主要拟通过对中学教师的机构话语进行批判性分析,探讨教师社会权势关系如何产生具有特定意识形态的知识和这些知识如何决定并影响着他们的实践活动和职业发展.该研究主要围绕一所中学里在规划实施一项教职工考核新方案中的所经历的机构活动过程,对一些相关的机构话语进行了批判性分析,主要包括考核方案本身,教工大会上校长的针对性发言及教师对该方案进行的分组讨论等所产生的文本.分析主要围绕文本的体裁、话语和文本三个维度,探讨话语产生,消化和分布的过程.研究发现主导这一机构活动过程的教师话语是具有混杂性的管理化话语,它包含经济,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官僚主义等多种语类.这一话语的产生主要是受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日益加剧的商品化和科学化两大社会潮流影响,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社会交往活动都被纳入商业活动过程,学校教育成了商品生产活动,学校成了一种商业品牌,市场竞争开始挑战学校的生存,教育受制于市场而非教育价值和教育规律本身.同时,面对市场挑战学校机构主要是通过科学的方式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和强度,即采取科学化和标准化管理模式,强化学校行政人员的管理者和决策者身份,教师被严格要求服从各种机构行政指令,而受教育者(包括学生、家长和其它社会成员)成了学校的消费者和顾客并对教育机构的话语实践产生重要影响.这一话语和教师权势关系的变化对教师发展可以产生至少三个方面的影响,第一、使教师的职业知识受技术兴趣而非实践性或解放性兴趣所主导;第二、教师知识传播和习得具有强制性和规定性而非通过理解;第三、加剧学校机构团体内的等级性和孤立性,不利于形成自主协作的学习性教师团体.因此,在现行话语的主导下,教师很难进行教师发展理论所提出的基于解放性知识兴趣和以理解为目的的探索性教学.例如在教师分组讨论中,所有参会都是平等协作的,没有直接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然而由于学校机构强势话语的意识作用,此类情表未能产生所应有的解放性交往活动.通过该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教师需要增强批判性语言意识,需要具备能够真正批判地看待影响或构成他们实践活动的意识及其社会基础,并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开展"边缘实践",突破意识形态的束缚,实现自身的解放和发展的能力.这充分说明了教师发展中进行话语批判性分析的必要性.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翻译家林语堂及其在英译《浮生六记》中翻译艺术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体性的彰显,并着力分析译者的文化态度、翻译动机、翻译准则等主观因素是如何影响译者
作为“爵士乐时代”的代言人,菲茨杰拉德的创作与其生活紧密相连。这一时代的风尚、思潮都在其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同时也深刻影响了作家的创作。在其自身经历的基础上,菲氏
作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和新批评派的主要成员之一,托马斯·斯提恩·艾略特极大地影响了现代英美诗歌的发展进程,并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主导着现代诗歌发展的方向。显而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出现了一个反叛的文学流派——“垮掉派”,其出现是“垮掉青年”对二战后美国社会现实不满的产物。战后的美国社会,一方面科技日新月异,特别是电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语教学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水平和学习水平与其它地区相比,则显得
艾丽丝·沃克(1944-)是当代文坛杰出的、特色鲜明的黑人作家之一。自1968年以来,她先后出版了两部诗集:《一度》(1968),《革命的牵牛花》(1973);六部长篇小说:《格兰奇·科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