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翻译家林语堂及其在英译《浮生六记》中翻译艺术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体性的彰显,并着力分析译者的文化态度、翻译动机、翻译准则等主观因素是如何影响译者及其翻译策略的选择。 本文详细分析了林语堂对中国儒家道家思想及中国古典性灵文学的文化态度,并指出林语堂早年生活经历和教育背景对其文化态度及文学观念的形成影响深远。由于深受西方文化的浸染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林语堂形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认识。他的翻译宗旨是向世界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为此他翻译了数目可观的中国儒家道家哲学著作和个人喜爱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为了吸引西方读者,从而更好地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林语堂在其文化翻译中相继采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林语堂的英语译文忠实于原文,表达清晰简洁,正好符合其对译文的三项要求:“忠实、通顺、美”。 林语堂一生致力于东西方文化的介绍与沟通,尤其是在翻译理论研究和弘扬中华文化方面,成绩卓著,影响深远。在全球各民族文化大交融的今天,回顾研究其人其文,研究和总结其翻译理论、技巧与经验,对发展翻译事业,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是不无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