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断层破碎带是隧道修建过程中常遇到的不良工程地质条件,其风化程度高、强度低、承载能力差、易变形,使隧道施工很容易发生大变形、坍塌、突水等施工灾害。虽然我国在隧道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但由于断层破碎带的不确定性较多,导致在开挖时对断层的实际控制不足,因此还需对断层作用下隧道的位移、应力变化做进一步的研究和补充。本文以大连某地铁工程为研究对象,应用ANSY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穿越不同弹性模量断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断层破碎带是隧道修建过程中常遇到的不良工程地质条件,其风化程度高、强度低、承载能力差、易变形,使隧道施工很容易发生大变形、坍塌、突水等施工灾害。虽然我国在隧道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但由于断层破碎带的不确定性较多,导致在开挖时对断层的实际控制不足,因此还需对断层作用下隧道的位移、应力变化做进一步的研究和补充。本文以大连某地铁工程为研究对象,应用ANSY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穿越不同弹性模量断层、不同宽度断层、不同倾角断层、不同数量断层的盾构隧道进行分析,提取相应部位的应力值和位移值,并绘制出对应的位移、应力变化曲线,从而得出盾构隧道的位移、应力变化规律及断层对隧道的影响范围。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断层倾角的增大,位于断层部分隧道和整条隧道的拱顶下沉最大值一直在增大,拱底隆起最大值先增大后减小,位于断层部分隧道的第一、第三主应力最大值先增大后减小。断层的宽度和倾角不同时,断层对隧道的位移、应力影响范围基本一致,当隧道距离断层2.5倍的隧道内径时,拱顶下沉最大值开始趋于稳定;当隧道距离断层3倍的隧道内径时,拱底隆起最大值开始趋于稳定;当隧道距离断层2倍的隧道内径时,第一主应力最大值开始趋于稳定;当隧道距离断层2.5倍的隧道内径时,第三主应力最大值开始趋于稳定。与穿越一条断层相比,穿越两条断层时隧道的位移最大值、应力最大值均会变大。
其他文献
桥面铺装层作为混凝土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状态的优良直接影响了桥梁整体的耐久性和舒适性。城市匝道桥具有着大纵坡、小半径的不利线型,在重复轴载和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桥面铺装较早就会出现车辙和疲劳,严重影响了城市匝道桥的正常通行能力。目前关于桥面铺装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缺少对桥面实际荷载工况的讨论,只提供了经验性的厚度范围。现有对于桥面铺装力学响应的研究上,存在着较少考虑黏弹性且没有考虑桥梁线型对铺装层
长期服役混凝土桥梁的桥面板中因钢筋锈胀导致混凝土开裂进而发展成的分层缺陷是最为重要的病害形式之一。冲击回波法被认为是针对混凝土桥面板分层缺陷检测最有效的手段。然而,当前冲击回波法面临以下挑战及急切需求:在实际检测中很难检测到底面钢筋锈蚀导致的深分层缺陷;实际检测对快速、自动化的检测平台有急切需求,已成为冲击回波法的发展趋势。为此,本文针对性的进行了以下工作并得到了以下结论:(1)现有实际检测通常激
汽车造型被消费者接受和喜爱的程度将直接影响一款汽车在市场的竞争力。然而,汽车在未经市场检验前,由于受诸多主客观因素干扰,准确判断其造型在潜在用户的喜好程度较为困难。因此,构建客观合理的汽车造型自动评价方法对于汽车造型设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针对该问题,本文以汽车造型自动评价为研究目标,开展了考虑用户属性的汽车造型综合评分机制、大数据驱动的汽车造型自动评价机等相关系列问题研究。具体研究工作如下:为提
随着世界各国交通需求的日益提升,超大跨度悬索桥的修建提上日程,悬索桥更大的跨度意味着更强的柔性和更突出的抗风问题,必须进行抗风设计并使用合理的风振抑制措施,才能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运营。针对大跨度悬索桥抗风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永久性被动结构抗风措施:充分利用主缆的重力刚度,通过添加腹杆使其与加劲梁共同形成空间桁架结构,起到减小悬索桥柔性、增加刚度以抵御风荷载的作用。为研究空间桁架的形成对大跨度悬索桥抗
随着桥梁技术的快速发展,跨海桥梁正逐渐由近海向深海转移。海洋波浪对深水区跨海桥梁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研究海洋波浪对深水区跨海桥梁的作用十分必要。本文以秦皇岛至大连长兴岛跨海通道方案中的五跨连续梁桥为原型,按几何比尺1:40建立其群桩基础的水动力模型,同时以波浪能量为指标设计4种不规则波,通过考虑不同水位和不同入射波方向角开展模型试验,得到随机波浪作用下群桩基础所受波浪力,同时利用MIDAS有限元软
随着社会发展,公路建设增多,交通量与行车速度增加,道路安全问题成为重中之重,且有研究表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与路面抗滑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为了控制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需要对路网的抗滑性进行监测和管理。路面纹理是影响路面抗滑性的首要因素。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用于测量路面抗滑性的设备相较于纹理扫描系统效率较低,收集数据速度较慢,操作复杂无法实时更新数据以及时监测路网抗滑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路面纹理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桥梁建设领域也随之不断扩展,其中,钢管混凝土拱桥也越来越受到设计师们的青睐,纷纷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另一方面随着交通量的增大,桥上行驶车辆的增多,桥梁长时间受车辆荷载的影响产生的病害也越来越多,车辆通过时结构会产生较大振动,从而对结构安全产生影响,严重时会影响行车舒适性,所以近年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加固改造前后的某钢管混凝土拱桥为研究对象,对桥梁建成
隧道掘进机是一种专门用于隧道工程全断面开挖的大型工程机械,是集机械、电气、液压、信息、控制为一体的智能化隧道施工装备,在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智能化运维系统以大数据技术作为驱动,将工作现场采集得到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处理从而预测得到所需信息,为操作与控制提供重要参考,进而保障隧道掘进机高效、平稳、安全、科学地运行。所以,利用智能化技术对隧道掘进机进行运维管理势在必行。数据建模算
混凝土桥梁的建设期在我国已有几十年之久,建成数量居多,但在其广泛使用的同时,混凝土结构老化、病害等耐久性问题也随之产生,严重影响桥梁使用寿命。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部分桥梁已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许多桥梁结构进入加固维修和改扩建阶段。增大截面法是一种常用的加固方法,即将病害严重的老混凝土去除,在坚硬的混凝土骨料上浇筑一层新混凝土,而新老混凝土粘结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结构物的再次使用,故需要对新老混
大连星海湾大桥位于大连星海湾,为一座三跨地锚式悬索桥。该桥原设计方案加劲梁的施工方式为分体吊装,即桁架和桥面板分开吊装。分体吊装的优点是单次吊装重量小、施工相对容易;缺点是相比于工厂预制,桥面板的焊接、防腐等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并且工期较长。由于施工中工期出现延误,且为保证工程质量,星海湾大桥加劲梁施工方式变更为整体吊装。然而星海湾大桥跨径相对较小,单节段(桁架加上桥面板)重量较大,采用整体吊装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