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微孢子虫伴侣蛋白CCT亚基δ和η的定位和功能研究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dgbh54g45g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孢子虫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的真核生物,可感染原生生物和哺乳动物,也包括免疫缺陷的人类。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微孢子虫,能感染家蚕造成微粒子病,给养蚕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分子伴侣是一类蛋白质,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负责大量多肽的折叠。新合成的多肽在没有伴侣蛋白帮助的情况下容易发生非特异性的相互作用,形成有毒的聚集物。任何对蛋白质折叠过程的错误调控都会导致蛋白质错误折叠或与多种病理疾病相关的有毒聚集物的形成。含有伴侣蛋白的T复合多肽(chaperonin-containing T-complex polypeptide-1,CCT)是真核生物中主要的伴侣蛋白,它可以防止错误折叠和聚集,使蛋白质可以有效地折叠到其固有的功能构象。CCT以ATP依赖的方式帮助肌动蛋白、微管蛋白和许多其他细胞蛋白的折叠。研究家蚕微孢子虫伴侣蛋白CCT的功能对进一步了解蛋白质的折叠机制以及微粒子病的防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克隆得到了家蚕微孢子虫伴侣蛋白CCT复合体的亚基δ和η,制备NbCCTδ和NbCCTη抗体并和actin,tubulin进行了共定位,初步探索了NbCCTδ和NbCCTη的功能。我们克隆得到的NbCCTδ基因与NCBI数据库中的序列相似度为99.8%。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长1 497 bp,编码498个氨基酸,其中56.43%为螺旋结构,22.49%的无规卷曲,13.86%的延伸片段,其余为转角。该蛋白质无信号肽,无跨膜结构域,有7个磷酸化位点,存在N-糖基化位点和O-糖基化位点。多重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家蚕微孢子虫CCTδ蛋白与其他微孢子虫CCTδ蛋白序列同源性较高,都在40%以上。依据CCTδ蛋白序列构建的进化树显示Nosema bombycis与Nosema ceranae和Nosema apis聚在同一分支上,表明它们可能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构建NbCCTδ重组蛋白表达载体体外表达NbCCTδ蛋白,NbCCTδ蛋白纯化后用于抗体制备。获得的抗体浓度为1.04 mg/ml,WB结果表明获得的NbCCTδ抗体能特异性结合家蚕微孢子虫总蛋白中的NbCCTδ蛋白。间接免疫荧光结果表明成熟孢子中存在NbCCTδ,发芽后NbCCTδ蛋白主要存在于孢原质中,在家蚕微孢子虫整个发育过程中NbCCTδ都存在于孢子的细胞质中,在孢子成熟的过程中逐渐向孢子边缘聚集。NbCCTδ与Nb-actin、Nb-β-tubulin蛋白的共定位结果显示,在家蚕微孢子虫整个发育早期NbCCTδ与Nb-actin共定位细胞质中,发育后期均往孢子边缘聚集,且Nbactin和NbCCTδ能完全重叠;同时,NbCCTδ也与Nb-β-tubulin共定位在细胞质中,但Nb-β-tubulin在孢子发育过程中并不总是均匀的分布在细胞质中,在家蚕微孢子虫孢子核分裂过程中Nb-β-tubulin主要聚集在孢子核周围,当核分裂结束后,Nb-β-tubulin逐渐聚集在孢子边缘。在孢子逐渐成熟的过程中,NbCCTδ、Nb-actin和Nb-β-tubulin都逐渐向孢子边缘聚集,可能和孢壁的形成和增厚有关。以上结果表明Nb-actin和Nb-β-tubulin与家蚕微孢子虫的骨架形成有关,Nb-β-tubulin还可能与孢子核分裂存在一定的关系,NbCCTδ参与了Nb-actin和Nb-β-tubulin的折叠组装。NbCCTδ基因转录特征分析结果显示,NbCCTδ在家蚕微孢子虫发育的早期就达到很高的转录水平,54 h后NbCCTδ的表达明显降低,之后NbCCTδ的表达量就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说明NbCCTδ在孢子发育早期帮助新生蛋白的折叠。RNA干扰后,NbCCTδ的表达一直处于很低的水平,表明RNA干扰可以抑制NbCCTδ基因的表达。同时,RNA干扰使家蚕微孢子虫形态发生改变,可能是下调NbCCTδ基因导致NbCCTδ蛋白量明显下降,进而影响了细胞骨架蛋白的折叠和装配,因此,孢子不能形成其特有的形状。生物信息学预测NbCCTη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56.09%、延伸片段占13.70%、β转角占7.39%、无规卷曲占22.83%。NbCCTη没有信号肽,不存在跨膜结构域,存在磷酸化位点,有O-糖基化位点和N-糖基化位点。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NbCCTη蛋白与Nosema ceranae中CCTη蛋白的同源性为60.71%,系统发育树也聚在同一分支上,说明二者存在着比较近的亲缘关系。我们克隆得到了NbCCTη基因,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的重组NbCCTη蛋白分子量约为58 k D。蛋白纯化后制备特异性抗体NbCCTη,间接免疫荧光结果表明,NbCCTη在家蚕微孢子虫整个发育过程中都能定位在细胞质中,在孢子成熟的过程中汇聚在孢子边缘。NbCCTη可与Nb-actin和Nb-β-tubulin在家蚕微孢子虫整个生命周期中进行共定位,但Nb-β-tubulin在孢子发育过程中并不总是均匀分布在胞质中,Nb-β-tubulin在核分裂的时候集中在核周围,说明Nb-β-tubulin可能和孢子核分裂存在一定的关系;而在孢子逐渐成熟的过程中NbCCTη、Nb-actin和Nb-β-tubulin都逐渐往孢子边缘汇聚,可能与孢壁的形成与增厚有关。本研究表明NbCCTη主要位于家蚕微孢子虫的细胞质中,在N.bombycis整个生活史中都存在,并且参与了Nb-actin和Nb-β-tubulin的折叠,在维持细胞骨架的和孢子结构完整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NbCCTδ和NbCCTη在家蚕微孢子虫整个生活史中都存在,且主要定位在细胞质中,能帮助肌动蛋白和微管蛋白进行折叠。CCTδ和CCTη也可能具有CCT复合体之外的其他功能,研究CCTδ和CCTη单体的功能对于全面了解CCT复合体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深入了解N.bombycis的增殖和发育过程,对防治家蚕微粒子病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对数码相机而言,如果要获得全部的彩色信息,需要经过光学系统分光,投影到三个不同的感光元件上,这样生成的彩色图像没有马赛克现象,但是这种模式的数码相机体积大,不便于携带而且价格昂贵。因此常用的数码相机均采用单感光元件,这种数码相机采样得到的数据仅为全部数据的1/3。利用此采样数据重建完整彩色图像的过程称为彩色图像的去马赛克。传统的全变分正则化方法采用二阶偏微分方程模型,有效保留了彩色图像去马赛克问题
数据开放共享阶段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应用已成为共识,然而数据发布过程通常伴随着隐私泄露,如何自动化识别结构化数据集中的敏感属性并对其分类分级,仍是隐私保护中的难题。本文以属性敏感度量化及属性间关联关系为基础,探讨敏感数据的智能识别算法及自适应隐私保护方案。首先,利用熵的相关定义对属性敏感度进行量化,通过对敏感度聚类和属性间关联规则挖掘,识别敏感属性;其次,通过挖掘敏感属性间的显性互信息相关性和隐性关联
随着遥感影像技术的发展,从不同传感器获取到的数据为众多遥感影像应用提供了大量可用的数据。多模态图像提供的数据具有较好的互补性,因此在遥感、飞行器以及监控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多模态图像配准作为图像分类、变化检测以及目标识别等研究的预处理环节,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中SAR与可见光图像配准一直是近年来多模态图像配准的一个重点与难点。本文针对SAR与可见光图像的配准存在的噪声干扰、较大的灰度差异以及几
随着对智能窗户,可穿戴电子设备和光学存储设备需求的不断增长,在低电压刺激下能够实现快速可逆光学转换的电致变色设备(ECD)实现了迅速的发展。相比于传统电致变色材料,本征态导电的有机电致变色聚合物(ECP)成本更低、加工性更好,具有大面积生产制造的可能性。此外,ECP可以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实现对其物理化学性质的调控,因此其被认为是制造新一代柔性智能光电器件非常有前途的材料之一。具有稠环结构的并噻吩类
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所听到音频的音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将神经网络算法运用到频带扩展技术中来,用于提高窄带音频信号的音质,但是性能仍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同时,基于神经网络的频带扩展方法模型在应用时缺少比较便捷地接口,通常还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因此设计并实现一个能提供可扩展计算能力的音频频带扩展任务系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提出了两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音频频带扩展方法,设计
云机器人将业务转移到云计算中心处理的新型计算架构,成为机器人体系中的重点研究内容。云机器人借助云服务中的计算、存储以及网络等资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仅仅依靠中心云是不太可靠的。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心云面临着沉重的网络负担,已无法满足用户低时延高带宽的需求。因此出现了边缘计算的模式,通过将云资源以及业务平台下降到网络的边缘,使得用户物理位置与业务云距离更近。从而减少用户端到边缘服务器端的交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饮料行业因其作为快速消费品投资回报率高、且资金周转快的特点备受市场关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进入中国饮料行业。然而在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增长过后,从2015年起我国软饮料行业在中国经济稳中有变,危中有机的背景下,开始增速放缓,中国饮料行业步入“新常态”发展阶段。此外,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居民健康意识提升等,消费者对饮料的产品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互联网+”
生态系统福祉化是当今世界生态保护追求的目标,通过生态福祉的实现,促进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协调也是各国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目标。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2030年规划均将生态系统福祉化作为重要内容。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提供生态保护,提升人类社会生态福祉的重要战略,也是导致利益冲突的重要原因。为此,客观评价认识保护地区生态福祉的实现,以及当地居民保护行为的影响是有针对性改善保护,提升对当地福祉供给,多层面实现保护目
作为人类不可或缺的数字信息载体之一,图像被井喷式创造问世以至于没有任何机构能人工化地完全浏览,更不用说力图逐张理解图片语义。人工智能浪潮来袭,计算机视觉实现了诸如图像分类、图像检测等使机器“看”图片的能力。更进一步,如何使机器在语义化层面准确“理解”图片就变得日益重要,而图像生成描述算法实现了从图像到文本的跨模态实时转换,正是解决此问题的对症良方,研究方向前沿、应用广泛、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两个方
在矿物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形势下,各国大力发展以电池为动力源的电动汽车来减少非再生能源的消耗、缓解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影响。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心脏,决定着电动汽车的